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 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评论》杂志日前报道称,一种可以在白天吸收热量、...

(二)

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评论》杂志日前报道称,一种可以在白天吸收热量、夜晚释放热量,从而减少空调使用的建筑材料将很快在美国上市。

  ②据介绍,目前大部分建筑物的墙面都要用到石膏板。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国民石膏公司(National Gypsum)正在测试一种含有胶囊物质的新型石膏板,该物质可以通过吸热来给建筑物被动降温。这些胶囊物质由德国化学巨头巴斯夫(BASF)生产,可以加入很多建筑产品中。在欧洲,已经有部分建筑产品用到了巴斯夫的成果。

  ③巴斯夫生产的胶囊内含有相变材料,即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形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这使得给房屋降温的原理可以与冰块通过融化时吸收热量来帮助饮料降温的原理一样。每个聚合物胶囊里都装有会在室温条件下熔化的固体石蜡,这样它们就能让房间温度在白天基本保持恒定。石蜡在夜间温度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发挥的效果最好,晚上降温后胶囊能重新变硬,从而释放出白天贮存的热量。

  ④Peter Schossig是德国慕尼黑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工程师,他的研究小组与巴斯夫合作研发了这种胶囊。他说,在南欧一些国家,这种材料在白天可以吸收足够多的热量,从而节省多达20%的空调电力需求。在北欧,夜间温度更加凉爽,使用这种材料的建筑可能根本就不需要空调。

  ⑤这一新成果有助于推动建筑业的“绿色”趋势——使用可以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却又无须用电的绿色建筑材料。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数据,在美国,建筑物大约要消耗掉全国发电量的70%,其中8%属于家庭和办公室的空调用电。目前轻质的建筑材料在美国广泛使用,如木质框架和石膏板。它们能使建筑很快完工,但是这些材料吸收不了多少热量,所以室温在一天中波动很大。

  ⑥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技术和机械工程学教授Leon Glicksman说,相变材料提供了一条给轻质建筑材料增加蓄热体的途径。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好几个公司试图研发能够利用相变材料特性的被动降温系统,但是他们取得的成果有限,因为很难把新材料加入现有建筑用材中。

  ⑦巴斯夫是通过将熔化的蜡与热水快速搅拌来获得微胶囊的。由于蜡和水互相排斥,蜡会在水中形成很多微小的蜡滴。当研究者在蜡水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前体时,蜡和水之间的斥力使得丙烯酸前体包裹住蜡滴表面。由此得到的湿润的混合物可以被加入制造石膏板的粉末中,或者干燥后加入水泥和灰泥等其他建筑材料中。

1..新型石膏板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2分)

2.. 请根据第⑦段文意,简要概括巴斯夫将新材料加入现有建筑用材的原理。(4分)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①这样它们就能让房间温度在白天基本保持恒定。

②这一新成果有助于推动建筑业的“绿色”趋势。

4..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能给社会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含有胶囊物质,通过吸热来给建筑物被动降温。(2分) 2.将熔化的蜡与热水快速搅拌,因蜡和水互相排斥,蜡会在水中形成很多微小的蜡滴。并被加入蜡水混合物中的丙烯酸前体所包裹。由此得到的湿润的混合物可以被加入制造石膏板的粉末中,或者干燥后加入水泥和灰泥等其他建筑材料中。(4分) 3.①每个聚合物胶囊里都装有会在室温条件下熔化的固体石蜡。(2分)    ②胶囊的研发。(2分) 4.白天吸收热量、夜晚释放热量,从而减少空调使用;有助于推动建筑业的“绿色”趋势——使用可以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却又无须用电的绿色建筑材料。(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萌  芽

在院子里乘凉,看见邻居家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

“可是葡萄是要用葡萄藤插栽的呀,你这样是种不出来的。”

“我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做?”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孩子抬起头,眼里注满了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院子里其他孩子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这天,男孩正蹲在门外,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来一看,发现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你在干什么?叫你都不听见,心到哪里去了?买酱油去!”说着,把钱递给孩子。

过了很久,男孩还没把酱油买回来,父亲慌了,急忙出来。一出门就看见孩子还蹲在门口的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

父亲生气了,走过去一把拉扯着孩子,呵斥道:“你怎么搞的?你蹲着干啥?”

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种下很久了,可还是没有发芽,他正在失望。便说:“我在想,这葡萄怎么还不发芽。”

父亲更生气了,大声说:“以前就跟你说过,你这样做没有用,你真是执迷不悟。”说着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并举起花盆把它摔碎了。男孩看着满地的泥土和碎片哭了。

男孩毕竟还小,沉默了几天后,他恢复了以往的活泼。

一星期后,也是乘凉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告诉她葡萄藤长不出葡萄,但是还没等我走过去,男孩也看见了,他对女孩说:“你怎么老把葡萄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她头都不抬。

“葡萄是要用葡萄藤插栽的,你这样是种不出来的。”

“我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做?”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女孩抬起头,眼里注满了希望。

“你这样做真的没有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男孩摇着头,摆着手,着急地说。

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了嫩嫩的葡萄藤。女孩开心极了,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也叫了男孩,但是男孩没去。当一群孩子围着花盆时,男孩一个人躲着流泪了。

我走过去,问道:“你怎么流泪了?”

男孩说:“葡萄藤是她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说着,男孩呜呜哭了。

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我们该怎么做父亲呢?

1..文章结尾处写道:“当一群孩子围着花盆时,男孩一个人躲着流泪了。”男孩为什么哭?请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2..这篇文章具有浓浓的寓言色彩,文章以“萌芽”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和用意?(4分)

3..请你根据全文内容,任选男孩的父亲或女孩的父亲作出恰当的分析与评价。(4分)

4..以下是关于男孩的两处描写,请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院子里其他孩子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②“你这样做真的没有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男孩摇着头,摆着手,着急地说。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美,可以在芳香扑鼻的鲜花上,也可以在默默奉献的落叶中;美,              

                               ;美,                                 

                                     。只要你有一颗爱美之心,一份赏美之趣,美就会在你眼前闪闪发光。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浙江省去年蔬菜销售形势很好,刺激了菜农种植的积极性,不少蔬菜都出现大面积扩种的情况。产量增加,需求却没有增加,所以造成销路难找,温岭的大白菜、上虞和海宁的榨菜、慈溪的雪菜以及海盐的包心菜出现增产减收问题。

为了帮助菜农渡过眼下的难关,各地政府及农业部门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台州市在各个网站上,连续发布销售信息,推销本地大白菜。温岭贸粮局联系当地超市和农贸市场,主销本地大白菜;政府还号召当地的工厂、学校等食堂,大量采购大白菜。余姚市农林局、贸易局、榨菜协会共同参与协调,榨菜协会出台0.4元/公斤最低收购价来保护菜农利益,并要求菜场做到不拒收。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4分)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①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①陂:山坡

这首诗中           、            等景物组成了一幅山村生活,这里显得                    。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17分)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藏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他支持我们藏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人们说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1.第六段写道“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老哑巴为什么在夜里哭泣?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2.文章一二两段文字描绘了春天,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3分)

3.请根据文意对“老哑巴”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评析。(3分)

4.同是写弱小人物,本文与杨绛的《老王》有可比之处,请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做分析。(4分)

5.下面是网友对《哑巴与春天》这篇文章的评论和感受,因为人文素养和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各不相同。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下你的感悟。(不少于50字)(4分)

网友一:读了《哑巴与春天》,我长久的沉默无语。迟子建笔下的老哑巴活灵活现,让我过

目不忘。我想,她描写“老哑巴”这个小人物,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她骨子里对小人物的关

注和尊重。但在现实中,真正重视弱小人物的又有多少呢?我呼吁:关爱弱势人物,共建美

好社会。

网友二:迟子建的散文《哑巴与春天》大自然与人物和谐之美的气息,气息中那个忧郁的灵魂——老哑巴,宛如唱着一首凄伤优美的歌。他来了,他又走了。没有人注意他来自哪里,去向何方。“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迟子建的文字充满温情,冷色调中有着融融暖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