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共14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指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拑:通“钳”,夹住。禽:通“擒”,捉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 今日不雨( )
(3)王之蔽甚矣( ) (4)故愿王熟计之也( )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3.文段理解。
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 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 ”的结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 。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 ”字就是明证。(4分)
4.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5分)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1.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1)
(2)
(3)
2.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选段选自作家鲁迅的小说《故乡》,我们在初中还学过鲁迅先生的另外两篇小说是:《 》《 》。(2分)
2.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社会和人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品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尾联作者多次 (表现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 的情感。(2分)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4分)
综合性学习(8分)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志士敢为天下先,在武昌打响了反封建帝制的第一枪,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土崩瓦解,中国从此走上复兴之路。2011年10月10日是首义100年纪念日,学校九(2)班开展了以“纪念辛亥革命”为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以下活动。
1.[活动一]:走近首义纪念馆
读下面一则新闻,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本报讯 经过近半年的精心修缮,昨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焕然一新迎接辛亥百年纪念。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副省长张通,省政协副主席涂勇等出席。
尹汉宁在致辞中指出,湖北是辛亥革命的中心区域之一,武汉是首义之地。孙中山曾赞扬湖北革命党人“荆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伟人,振我汉声。”湖北仁人志士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感天动地,彪炳史册。今年,中央将我省列为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的四个重点省市之一。为深入挖掘湖北独特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文化历史资源,湖北省和武汉市对辛亥革命旧址、遗迹进行较大规模的保护和修缮,新建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实施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旧址维修改造工程。
2.[活动二]:首义精神我感悟
假如九(2)班在这次活动中安排了演讲活动,你将怎么做?(6分)
(1)请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2)下面是两同学为写演讲稿收集两则材料,请参照表格提示完成AB内容。(2分)
序号 |
内容概括一 |
内容概括二 |
提示 |
1 |
敢为天下先 |
要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
论点 |
2 |
A |
非典时,钟南山勇于担当,对两例“非典”死亡病例公认结论大胆质疑,为全国及时隔离防止打下基础 |
论据 |
3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
B
|
名言 |
(3)就纪念活动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有激情的简短演讲。(2分)(不少于50字)
下列句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颓唐、突然、灿烂、应该”都是形容词。
B、短语“繁荣经济、学习计划、联系实际、热爱劳动”都是动宾短语。
C、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这句话的主干是“休闲是活动”。
D、“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这个复句是假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