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为了更好地弘扬地方文化,呼...

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①为了更好地弘扬地方文化,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将鼓励各中小学把书法引入教学。②为此,呼伦贝尔市部分学校将尝试开办书法课程。③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精粹的意识。

修改:①

 

(1)②句将“开办”改为“开设”。(2)③句 在“有利于”后加上“培养或增强”等,也可去掉“的意识”。 【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1)为搭配不当,(2)为成分多余或残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今日秀水公园,绿树葱茏,闹中取静。宝塔巍峨__(1)______,好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讲述着秀水儿女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阳光透过疏枝密叶,在山坡上形成了____(2)_____的色彩。走出林间、但见碧水一泓,波平如镜,宛如景色____(3)____的“天池”。秀水吊桥之美令人浮想联翩,留连忘返。

A.斑斓                      B.秀丽                     C挺拨

 

查看答案

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意(qiè)污(huì)职(xùn)随声附(hè)

B.桑(zǐ)憎(zèng)祷(qǐ)一碧万(qǐnɡ)

C.惩(chénɡ)岸(dī)狡(xié)心如意(chènɡ)

D.沟(hè)幸(jiǎo)脑(suǐ)扣人心(xuán)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题目:让         走进心灵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定(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

2.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    (3分)

2.体会下列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

(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2分)

(2)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3分)

3.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4.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⑨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3分)

5.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核舟记》和《黄履庄传》片段,完成下面题目。(共16分)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②机:机关。  ③吠(fèi):狗叫。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右臂支船(           )   ②尝余核舟一(           )

③凿木人长寸(           ) ④予不能记 (           )

2.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3.下列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核舟记》)不以木之者(《活板》)

B.佛印类弥勒(《核舟记》)哀转久(《三峡》)

C.人视端容寂(《核舟记》)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

D.持火炀之(《活板》)瞬息可(《活板》)

4.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              ”一词来概括。

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共2分)。

5.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