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修改病句。(4分)
⑴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⑵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⑶尤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
1 第⑵句句式存在问题,修改方法为 。
② 第⑶句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
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欣赏下面的汉字创意图,说说它妙在何处。(2分)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别出新裁 急不遐择 娇柔造作 消声匿迹
错别字 |
|
|
|
|
改正 |
|
|
|
|
作文(45分):下面题目有两个小题,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①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请以“关注自然”为话题。
②夜深了,一位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里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发现以前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联系所给材料,回首初中生活,写出自己的经历或感悟,题目自拟。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的题。
①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出现了有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全球水资源出现了什么问题?
2.“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是,“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其原因是什么?
3.第3段文中划线的“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第3段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0分)
1.解释下列句加划线词。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②造饮辄醉( )
③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④衔觞赋诗(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
4.“不求甚解”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5.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