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15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 孙道荣 ①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

现代文阅读。(15分)

每朵花本应芬芳           孙道荣

①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③多 A 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④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个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下来了,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

⑤多 B 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也是东倒西歪。

⑥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披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披将坐在后座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披下面,两只小手将雨披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包头雨,今天下包头雨!”

⑦多 C 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⑧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在拉便便,突然,放了一个响屁,站在一边的奶奶故意逗他,佯装嫌恶状地问:“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抬起头,想了想,很镇定地回答道:“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

⑨多 D 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⑩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⑪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孩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掉的八九个小时外,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我忽然想,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的呢?

⑫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快乐的,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那么,我眼前这些年轻的父母们,在不久之后,他们会不会也和孩子同时一步步地失去快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呢?

⑬我希望永远能够嗅到花的芳香,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到? (选自《杂文报》 有删改)

1.将“乐观、幽默、可爱、伶俐”分别填入选文A、B、C、D处,依次填入的词语为:(2分)

A处              B处             C处            D处      

2.选文记叙了四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趣事,这些趣事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的含义及表达效果。(3分)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4.结合选文内容,说明文章标题“每朵花本应芬芳”的含义和作用。(4分)

 

1.(2分)A.可爱  B.伶俐  C.乐观  D. 幽默 2.2分)四件事都写出了孩子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的天性。(答出天性中的两点即可)(1分)  这四件趣事与下文“我”孩子的高考生活形成对比,引出“我”的思考,揭示文章主题。(1分) 3.(3分)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1分),女儿说的“颜色”指色彩(1分),对颜色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1分)。 4.(4分)含义:每个孩子本应该具有孩子的天性、快乐成长。  作用:①运用比喻手法,将孩子失去天性、失去成长的快乐比作花朵失去芬芳,使标题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②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画龙点睛,暗示中心。④新颖独特,吸引读者。(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比较“可爱”与“伶俐”;“乐观”与“幽默”的使用语境。 2.总结四件事共同的特征;从内容上去理解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词语含义,再答出词语使用的表达效果即可。 4.从文章的内容去理解标题的含义;标题作用常常是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内容、暗示中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ec8aac122bd4f6e现代文阅读。(9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 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选自《绿》)

1.从选文看,作者对梅雨潭的绿总的感受是醉人、奇异、             。(1分)

2.分析下面划线词语的作用。(2分)

着草,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3.选文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2 分)

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表现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

句子: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赏析:                                                                 

4.作者把“梅雨潭的绿”同几处名胜的“绿”相比后,人称由“她”转换为“你”,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2分)

5.请将下面的语段与梅雨潭水相比较,看看它们在描写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查看答案

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微笑是          ,微笑是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查看答案

背诵优秀的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按要求填写古诗句。(10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2.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5.海地地震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6.《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查看答案

仔细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习题。(6分)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迭岭,绝壁断涯,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1.找出语段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4分)   应改为     应改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逼狭____      曲折____

 

查看答案

某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题目:(3分)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1.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和夸张。

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