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与人书
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①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②,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④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注释】
①习染:逐渐沾染不好的习气。②审问:细致深入地思索探究。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都是孔子的弟子。子羔,姓高,名柴,曾为卫国士师;原宪,字子思,曾为鲁国邑宰。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不日进则日退
(2)夫以孔子之圣
2.解释下列划线字(2分)
无车马之资 十室之邑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6分)
(1)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2)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作者举孔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你能再举出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丰乐亭:在今安徽省滁州市,是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滁州时修建,写有名文《丰乐亭记》。长郊:广阔的郊野。春将老:春将暮,春天快要结束。
1.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2.诗歌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请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长征》)
3.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事为己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怀激烈的诗篇。不论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的呐喊,还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的喟叹,都让我们久久难以平静。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1分
2.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1分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着落: 慈善:
4.文段中划线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2分
5.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2分
6.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7.“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 ,“小”照应了前面 一词。3分
文言文阅读(11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词语。请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徐喷以烟( ) 鹤唳云端( )
凹者为壑( ) 方出神( )
2.读准节奏,请用“/”标示出朗读的节奏(划两处)。1分
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3.翻译句子 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4.夏天人们都要把蚊子驱出蚊帐外,而“我”为什么偏偏要“留蚊于素帐中”?这表现了“我”怎样的特点?2分
5.“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庞然大物”是一只癞虾蟆,那么“山”和“树”又是什么呢?为什么“我”要这样称呼它们?2分
6.你有过这种“童趣”吗?请简要叙述出来,与大家分享。2分
古诗阅读(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两句?请简要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