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的《时报》报道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
B.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
C.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亲近文学”报告。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 |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睛”的感慨。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很多时候,我们老是责备自己当初不应该去挥霍时间,甚至去浪费青春。人生之难不在拐弯之处难以jué zé,而在于无论朝哪边拐日后都要ào huǐ。如果往事可以重来的话,我们一定会尽力,一定会斗争,不再让父母扫兴,不再让老师心烦,不再让同窗鄙视……
|
|
|
|
|
|
|
|
|
|
|
|
|
|
|
|
作文(55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间过得好快,看到那些蹦蹦跳跳、满脸稚气的小学生,蓦然回首,我们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在这十三四岁的生命里,是谁教我们怎样做人?是谁给了我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是谁鼓励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请以《 教我怎样做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具体要求如下:
①补全作文题,可以填上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同学……总之是教你做人的人。
②通过具体事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塑造人物形象。
④600字左右。
父 亲(22分)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的关怀女儿,心理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荫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家里也不只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次,看的出他心理非常高兴。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
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 、“不关心”有何作用?(3分)
2.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3分)
3.“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请结合课文概括出感动的具体内容。(4分)
第一次感动:
第二次感动:
4.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加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两处,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4分)
( )处:
( )处:
5.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3分)
6.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更多的感悟。请你将本文推荐给你的朋友,将推荐语写在下面。要求切合文意,感情真挚,不少于50字。(5分)
[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的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只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说说甲文中的“朦胧”和“踊跃”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怎样解释?(4分)
朦胧:
踊跃:
2.甲乙两段景物描写都写了船速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一处是侧面描写:请找出有关语句抄写下来。(3分)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3.这两段景物描写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你分别写出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并分别说说这两个比喻句的作用。(4分)
甲段:本体:
喻体:
作用:
乙段:本体:
喻体:
作用:
4.这两段景物描写都调动了人的感觉器官,请分别找出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5.甲文写人、写景、写“我”的心情,却又两次写到“豆麦”,这是为什么?联系全文答一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