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明文,完成小题(10分)
“种”出石油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所谓的产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舍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④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2分)
2.“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2分)
3.为了说明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方法。(2分)
4.本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5.下列说法,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各国研究进程表明,绿色植物能源将很快取代石油能源。 |
B.实践证明,开发绿色植物能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
C.众所周知,地球上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以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 |
D.目前,英国、美国、瑞士在绿色植物能源开发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14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⑾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1.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2分)
2.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2分)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
(2)“……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三个方面即可)(3分)
5.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⑾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3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综合实践及名著阅读:(5分)
材料一:时下,经典作品稍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了“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我们的中文经历T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学生王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请你从《西游记》《童年》《繁星·春水》中选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2分)
《 》的阅读心语:
3.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宜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1分)
古诗文默写:(9分)
1.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
3.《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 。
4.《<论语>十则》中有一句强调了交友之道,具体句子是
, 。
5.《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6.杜甫《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 。
7.《泊秦淮》中哪两句是叙事? , 。
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蜿蜓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 , ,
,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 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
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小鱼儿
④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
⑤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杨柳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
C.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们非凡的智慧。 |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