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8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 齐地方千里( ) ②时时而间进( )
2.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达于汉阴,可乎? |
B.战于长勺 |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D.欲有求于我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齐王是怎样去除蒙蔽的?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2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11分)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3.读文章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 ;二是要勤勉,三是 ;四是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2分)
4.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3分)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13分)
(1)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2)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的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灯就亮起来,我只有等待。那天也一样,只是我偶然回了一下头,忽然看到北大校园扩建工地的围墙边被留存下来的两棵老柳树,那巨大的绿色树冠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随着微风轻轻拂动着,美到极致。
(3)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无异于多年以前,在某个路口突然看到我单恋的男孩的身影。整整一天,我都感到莫名喜悦。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日子,仿佛也被早晨的感动镀上了金边。
(4)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本是匆忙上班时一次难耐的红灯,偶然的回头,给我的竟然是一整天的幸福。”
(5)自从我家保姆走后,我的生活就是白班加夜班。每个夜晚总要醒来数次给3岁的儿子盖被子、把尿。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挣脱我,在迷迷糊糊中大叫:“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然后,跑到马桶边,吃力地踮着小脚尖,很快小便完了回到自己的被窝里立刻又呼呼大睡了。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黑夜里的我,心花怒放。
(6)有一天午餐时候和台湾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先生在北京的西餐厅聊天,他讲到他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背着另外一个小小孩在乞讨。他心中悲悯,就给了孩子一张大额的钞票。走了好远,他被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那两个乞讨的孩子。孩子见他回身,立刻跪到地上给他磕头。龚先生说,那一刻,他眼睛湿润了,一个小孩和他背上的小小孩在他面前磕头的样子令他终身难以忘怀。
(7)听龚先生说着,我的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当我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我很感激龚先生传递给我的这份感动让我获得了瞬间的成长。
(8)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然的来临。感动,仿佛一股暖流流遍我们的全身,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桠,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
(9)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1.在本文中,感动作者的三件事是: , , 。(3 分)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 分)
(1)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
(2)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
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选择一句加以赏析。(2分)
A、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B、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
我选 句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觉得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2分)
A.感动无处不在 |
B.感受幸福 |
C.我的感动 |
D.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
5.你读了本文,定能引发你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相似感受,或者引发你相似的想象,请选择一个例子叙写出来。(要求不少于50字)(3分)
综合性学习(6分)
你所在班级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庆“七·一”大合唱比赛,同学们积极行动,推荐参赛歌曲,你觉得下面哪一首歌曲作为班级的合唱曲目更合适?理由有哪些?(4分)
《北风那个吹》歌词 《人民军队忠于党》歌词
北风那个吹 雄伟的井冈山
雪花那个飘 八一军旗红
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开天辟地第一回
我盼爹爹快回家 人民有了子弟兵
欢欢喜喜过个年 从无到有靠谁人
欢欢喜喜过个年 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
风卷那个雪花 抗战八年整
在门那个外 打败侵略者
风打着门来门自开 解放战争得胜利
我盼爹爹快回家 建立人民新中国
欢欢喜喜过个年 成长壮大靠谁人
欢欢喜喜过个年 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
1.你选择的班级合唱歌曲是: (1分)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大合唱后,不少同学感慨很多歌曲的歌词写得非常好,是学习语文的好材料。下面《祖国颂》的一段歌词,请你仿照线句的句式,也补写两句。(2分)
你是无边原野醉人的花香, 你是月亮树下动人的歌唱, 你是美丽的家园祥和的目光,你是满目斜阳平安的广场。我祝福你的麦穗永远金黄, 我歌唱你的门窗永远吉祥。
名著阅读(3分)
【甲】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起自己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方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
【乙】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丙】她的脸上大概又擦了粉,被灯光照得显出点灰绿色,像黑枯了的树叶上挂着层霜。她的神情很复杂:眼中带出点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
阅读上述名著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人物的名字。
【甲】他: 【乙】我: 【丙】她: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宋代诗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想象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名句是“ , 。”
4.四季皆可入诗:(A)“ , 。”悄然带来了春的气息;(B)“ , 。”尽情展现了夏的风情;(C)“ , 。”充分抒发了秋的豪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巧妙渲染了冬的奇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