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积累。(6分)
1.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渡荆门送别》中,表现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
5.杜甫在《望岳》中“ , ”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6.面对艰辛与压力,不少古诗词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坚强的人。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作文(50分)
你心中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你心中有故乡的小桥流水,你心中有纷繁的社会,你心中有多彩的人生,你心中有流芳千古的文人墨客,你心中有父母点滴的关爱,你心中有朋友真挚的情谊,你心中有老师谆谆的教诲,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
请以“我心中的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课外文言文阅读
疑人窃履(9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①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下面句子中与例句“之”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逐与之绝。
A.或置酒而招之 |
B.无怀氏之民欤 |
C.友人踵楚人之门 |
D.孔子曰:何陋之有?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4.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3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8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风烟俱净( ) 猛浪若奔( )
负势竞上( ) 窥谷忘反(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理解题:(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文阅读(4分)
《除夜①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饺子(11分)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2分)
2.文中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 、 、
、 (2分)
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4.第③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分)
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