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1分) 给春天让条道 陈绍龙 ①风大,却是吹面不寒,...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1分)

给春天让条道

陈绍龙

①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只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②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

③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 “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车大多很慢,但有的“霸道”得很,也有的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

④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

⑤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地停下来当然乐意得很。循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看到天上有一只风筝!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只装了竹哨的风筝。

⑥跟在后面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地,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

⑦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孩子显然在努力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作对,顺着路的方向跑。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地侧耳,是在听。听什么呢?另一个孩子则向他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

⑧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停下的车显然对孩子们造成了心理压力。

⑨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哦,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哨声。

⑩看到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筝,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再远看,天空有好几只这样的风筝,发出“呜呜”的哨声。

⑾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放风筝的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不想,他们选择的这块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领头的教师满脸含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划,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划。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这是手语。

⑿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画:我爱你们。

⒀教练也会手语?

⒁老师鼓掌。孩子们鼓掌。

⒂“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手语。教练告诉我们,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有好些年了。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手语,春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

(选自《读者》)

1.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填空:(4分)

6ec8aac122bd4f6e  主要情节:看见风筝——        ——得知真相—         

 

 
 心理变化:埋 怨 ——乐 意——        ——      

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①段中“有几只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这个句子作点赏析。(3分)

3.文章第⑨自然段才点明放风筝的孩子是残疾儿童,其实前文中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两个暗示的句子。(2分)

(1)                                  (2)                                    

4.对本文题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筝是春天的使者,给风筝让条道,就是让放风筝的孩子充分感受春天,让他们拥有春天。

B、放风筝的孩子和风筝是春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他们让条道,就是给春天让道,同时也可以使自己拥有春天般的好心情。

C、聋哑学校的老师每年春天都让孩子来这里放风筝,是为了给春天让条道,让残疾孩子也能及时感受美丽的春光,拥有春天。

D、驾校教练教学员“我爱你们”的手语,告诉学员要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说明他的心中拥有明媚的春天,那就是爱。

 

1.情节:停车让道     相互致意  变化:大惊  感动(意思相近即可) 2.把风筝的形状比作芽茎也似的,一方面给人美好的联想,让你想到春天的嫩芽,让你觉得风筝很可爱;另一方面也说明风筝的小,风筝飞得高。“探”字用的非常准确传神,写出风筝放得不是很熟练。(修辞和用词两方面答) 3.①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②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地侧耳,是在听。③另一个孩子则向他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只要找出两个就可以了) 4.C 【解析】 1.本题考查梳理情节以及把握情感变化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情节以及表示作者情感的词语。 2.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时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句。 3.本题考查提取信息与理解文章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文章中前后照应的情节。 4.聋哑学校的老师每年春天都让孩子来这里放风筝,是为了给春天让条道,让残疾孩子也能及时感受美丽的春光,拥有春天,感受人间的温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8分)

    ①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②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③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1.选文第①段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神                        的特点?(2分)

2.选文第②在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满含粲然笑意时,说它犹如                     ;那么,假如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忧郁时,可以说它如                         

                                。(2分)

3. 选文第②段中“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4.请对第③段画线句“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作一点赏析。(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⑦,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指1650年     ②小奚:小书童     ③木简:指木板    ④ 阖:关闭⑤牡下:上锁   ⑥ 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⑦ 道:哲理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①望城二里 (          )   ②渡者视小奚,应曰(          )  

③予为戏(         )

2.选出与例句“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或置酒而招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予 爽 然 思 渡 者 言 近 道  

 5.这则故事,可用成语             来概括其中的哲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2.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

    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以上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此项中错误的地方应改为:                             (2分)

 

查看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爱”变得有时让你难以理解,很多同学认为和母亲产生了代沟,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说服你的同学呢?(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