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11分) 尊严是生命的基石 我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二十多年,...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11分)

尊严是生命的基石

我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二十多年,我至今依然很清晰地记得,在给外祖父出殡的时候,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给外祖父送别。从家门口到坟地三公里的路上,满满的都是悲伤的人们。

现在想来,这在时处“文革”时期的年代里,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外祖父的成分是地主。当时我还很小,十多岁的年龄。我为此常常不解地询问母亲。母亲告诉我,还有一件事在外祖父家也是在当时独一无二的,土改均贫富的时候,村子里时兴抢大户。意思就是政府圈定了是地主和富农的人家,就要敞开大门,任凭村里的穷人把财产拿光,然后再把房子分给他们。村子里把外祖父的土地分给了穷人,到了抢家的时候,外祖父也敞开了大门,却没有一个人来抢。

母亲给我说,外祖父家最兴旺的时候,有将近一百亩土地,有两进两出的院子,仓库里的粮食有十几囤。正巧在解放前后的那几年,天灾人祸多,村子里有很多人家吃不上饭,外祖父的粮食自然就成了那些穷人偷盗的对象。母亲说,她还记得,有时一个晚上有几人来偷,偷粮食,偷地窖里的地瓜,偷家什,外祖父都知道,他甚至因而辞退了帮助看家的雇工。来偷粮食的,他就装做没有看见;偷家什的,他就悄悄地对人家说,不要拿家什,拿粮食吧。有一次邻墙的邻居来偷地瓜,结果装得多了,自己怎么也翻不过墙去,外祖父干脆自己从后面托他过去。

母亲说,为了外祖父的慷慨,外祖母与外祖父生过好多次气,但是每一次都以外祖父的胜利结束。因为外祖父的哲学是,他们因为没有办法才来偷的,要是还过得去,谁愿意做贼。来偷我们,他知道我们发现了他,却没有声张出去让他丢人,保全了他的面子,他不会再来偷了,人都有尊严啊。

外祖父用这种方式资助过多少穷人,连母亲也不知道。母亲说外祖父这样做的原因是源于一件事。在外祖父年轻的时候他曾经跟人做生意,有一次他的父亲病了,急需用钱,他趁老板不在的时候偷了5块大洋,结果被正好回来的老板看到了。外祖父极其尴尬难堪,但是老板说,我忘了给你了,那正是你应得的红利,赶快拿去吧。外祖父知道他刚刚拿了红利不久,而最近的生意又不好,哪里还有红利啊,那是老板保全他的面子啊。外祖父从此卧薪尝胆,终于创下了一片家业。

外祖父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懂得了面子尊严的时候,还能够沉沦,还能够再不奋起吗?外祖父的村子里后来盗贼几乎绝迹,外祖父的家里后来也几乎可以夜不闭户也没有人来偷了。村里人家的日子也渐渐都好转起来。

这个故事,母亲给我讲了很多年。我在每一次回老家陪母亲给外祖父上坟的时候,还常常听那个村子里的老人说起。我常常面对这个故事沉思:尊严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如果你懂得了维护别人的尊严,你的尊严就无处不在了。

1.给划线字注音。(2分)

( ) 慷( )  尴尬 ( ) 卧藏胆 ( )

2.文章第1段记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3.文中哪些事实能够证明外祖父是“地主”?(3分)

4.第5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5.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尊严是生命的基石”?(2分)

 

1.bìn  kǎi  gān  gà  xīn 2.外祖父出殡时的景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外祖父家最兴旺的时候,有将近一百亩土地,有两进两出的院子,仓库里的粮食有十几囤。 4.插叙。记叙外祖父处境艰难时被老板保全面子的往事。说明外祖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教训,这是外祖父懂得尊重别人尊严的起点。 5.尊严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没有了尊严,人得生命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要想维护自己的尊严——先要维护别人的尊严。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常见字词的认读,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语言辨析能力。 2.文章首段的作用一般有总起全文、引起下文、为后文行文做铺垫、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等几种。但是在解答时必须结合文章的内容。 3.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逐一概括,不能遗漏答案,同时语言一定要简洁。 4.考查分析具体语段在文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揭示、深化这两个方面进行解答,文段描述的内容以及文段对于整篇文章中心思想党的深化作用都是解答题目时一起熬抓住的要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能力。既要写出表层意,也要结合上下文乃至整篇文章把握其深层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赏析(5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2.末句中的“闲”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小题。(15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i)丽。朝(zhao)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②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③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④,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⑤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⑥,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注】①薛:靖郭君的封地。②谒:引宾客进见。③言:字。④亡:同“无”。⑤荡:放肆,任性。⑥阴:同“荫”,荫庇。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2)一言,臣请烹  益: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请三言而已矣:                                                   

3.“王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分)

4.前人在评论(乙)文时对“海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文,你认为妙在何处?(3分)

5.两文都讲劝谏术,简要说明(甲)的邹忌与(乙)文的“客”在劝谏方法上有何不同?(3分)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2分)

班上的小刚同学是你的朋友,他平时不用心写钢笔字,字也写得不太好,看到你在比赛中得了一等奖,祝贺你说:“你的字写得太漂亮了,要是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该多好啊!”你听后可这样说:                                           

                                                           30个字左右)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骆驼祥子》是他         小说的代表作。

2.谈谈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的形式,在横线上续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生命是什么?冰心说,生命是一江春水,历经巉岩险滩,仍奔腾东流;我说,生命是          ,历经          ,仍          。生命的历程就是跨越坎坷,执着前行的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