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去远方(15分)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

去远方(15分)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4分)

2.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4分)

3.文中换线句子语言生动形象且寓意深刻,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评析。(3分)

4.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的观点。(4分)

 

1.在结构上引出下文中国留学生和“我”去远方的故事。在内容上告诉读者儿子将要去远方独自旅行,起着点题作用。(一问2分,共4分) 2.前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年轻时要敢于闯荡,后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闯荡要付出代价,也会成为难忘的回忆。(一问2分,共4分) 3.略 4.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敢闯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留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开头的作用。文章开头的作用往往分为两个方面:结构上、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有引起下文等作用,内容上有点题等作用。 2.本题考查阅读文章与理解文章的能力。要求学生弄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件事这一问题。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与分析能力。从语言或寓意角度进行点评均可,语言表达通顺流畅,否则酌情扣分。(3分) 4.本题考查文章重点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以及作者的情感。同时要抓住关键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15分)

高  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而且,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③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④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1.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

3.第②段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加以分析。(3分)

5.“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一个地球的小公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请你结合本文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个热点问题写几句倡议词。(3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端午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某中学三(2)班举办“走进端午”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活动一:源流篇(2分)

很多人知道,端午节由屈原而起,除此之外,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还有很多其它说法,例如:勾践操练水军。《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纪念孝女曹娥。《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十七日,觅父尸不得,跳河自杀。

有一位同学对此很感兴趣,特意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对出下联:

上联:屈原投江传佳话 

下联:               

2.活动二:风俗篇(2分)

端午的风俗有很多,有一些被诗人留在诗歌里。请你阅读下面诗句,写出相应的端午风俗。(写出其中两个风俗即可)

①渚闹渔歌响,风和解粽香。             

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③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3.活动三:现状篇(2分)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节日。

 

6ec8aac122bd4f6e

图是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就“端午节话题分布”的一个统计,请你说说它主要传达了什么信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根据提示填出人名或书名。(4分)

1.        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转头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水浒传》)

2.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迷,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了,另讲猫的故事了……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            》。

3.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还有一位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            

4.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          向我招手,我跟着他走。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接连细沙平原的是一片胶粘的泥地,单独由硅土或石灰贝壳构成,美国人管它叫“乌兹”。接着我们跑过一段海藻地,它们是未经海水冲走的海产植物,繁殖力很强。(《海底两万里》)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美在江南,江南不仅有“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清新美好,有“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烂漫无限,也有“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的乡村夜晚。

2.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乘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4.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5.《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      我陶醉在这金色的梦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袤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挂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是闪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⑤一阵微风吹过,四野的金光便闪闪滚动起来!

A.③①④⑤②     B.③②①⑤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