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理解(18分)
送东阳马生序(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录毕,走送之走:行走 |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请教 |
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 |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
2.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腰白玉之环: 援疑质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
4.节选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的?(3分)
默写(每句1分,共10分)
1. ,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
2.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
3.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4.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5.山行六七里, ,酿泉也。(《醉翁亭记》)
6.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7. ,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 。
名著阅读(3分)
“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
这段文字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选文中的“我”指的是 ,除了这位名人外,《名人传》还介绍了 和托尔斯泰的一生,着重记述了他们在 和社会交往方面所遭受到的不幸与排斥,由此可见,所谓“伟人”均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后才炼就的。
下列文学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收获颇多:通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认识了严慈相济、自尊刚强的胡母,明白了为人处世的哲学;通过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我们重温了作者记忆中的父子、同学情谊和昔日苦难的生活,感叹于知识的力量;通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们又结识了那个没有狭隘民族偏见,关心学生、认真负责的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慨叹于作者浓烈的爱国之情。 |
B.“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他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以上文字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对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
C.唐宋时期诗文名家辈出,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而文天祥、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均是宋代文学家。 |
D.《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自传,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嗜酒、爱菊、好读书并写文自娱。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文的主要题材。 |
下列标点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共筑诚信·有你有我》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
C.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介宾短语作状语) |
B.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并列短语作定语) |
C.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偏正短语作主语) |
D.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主谓短语作宾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