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火石被钢铁猛地打了一下,它吃惊而愤慨地说:“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你准是认错人了。因为我根本就不认识你啊。别来搅扰我吧,要知道我是与世无争的!”钢铁望着石头微笑着答道:“如果你稍微耐心。就会看到我能从你身上创造出多么不可思议的结果。 听了这番话,火石感到安慰,以极大的耐性忍受着钢铁对它的敲打。最后,突然之间,进出一点火星.燃起了一团奇妙的烈火,变成了创造奇迹的力量。
寓言使你想到了什么?请以“创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名著阅读(5分)
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
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不知性命如何。
1.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1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分)
3.白虎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之地,擅入者死罪。林冲来此显然是受骗,选文中有些细节对此有所暗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两处来。(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拾豆子
刘庆邦
下过一场秋雨,天放晴了。午后我和妻子在京郊的田野里闲走。我们没有目的地,随便在山脚和田间的小路上漫步,走到哪里算哪里。山是青山,高处以松树为主,低处才是果园和多种杂树。霜降的节气过了,杂树的树叶已经有所变化,有黄有红有紫,呈现的是斑斓之色。田里的玉米棒子都收走了,玉米棵子有的被放倒,有的还在田里站立着。躺在地里的玉米棵子经雨水一淋,散发出一种甜丝丝的气息。田边的牵牛花儿正在开放,越是到了秋天,它们的喇叭花儿开得越密,色彩愈加艳丽。有的牵牛花儿把“喇叭”牵到酸枣树的最高处,仿佛在对天鸣奏。结满红珊瑚珠一样的酸枣树,似乎并不反对牵牛在它们头顶吹“喇叭”,或许它们正想借力宣传自己的果实呢。一块小菜园在收过庄稼的地头显现出来,小菜园里辣椒的叶子还绿鲜着,辣椒却是红的,欲滴的样子。还有坡坎处大片大片的芦荻花。芦荻花的花穗是银灰色,在秋阳的照耀下闪射着银色的光芒。我和妻子各采了一些芦荻花,合在一起,扯一根草茎扎起来,就是一把膨大的花束。妻子把花束的花头在脸上触了触,说真软和。
来到一块割过豆子的地边,我提出到地里看一看,看能不能拾到豆子。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每年秋天都到地里拾豆子。妻子小时候生活在矿区,她也有过到附近农村田地里挖野菜、溜红薯的经历。加上她后来当过知青,下乡插过队,我们对田地里土生土长的一切都有着共同的兴趣。下过雨的田地有些暄,有些陷脚,我们一踏进地里,鞋上就沾了泥。既然想拾豆子,就不能怕鞋上沾泥。豆子收割得很干净,乍一看只见豆茬,还有聚集在垄沟里的一些豆叶。但不管豆子收割得再干净,总会有一些豆粒在事先炸开的豆角里跳将出来,散落在地上,并埋在浮土里。妻子先发现了一粒豆子,捏在手上给我看,很欣喜的样子。我发现的豆子比她还多,我一下子拾到了三粒豆子。我从随身挎着的背包里翻出一个塑料口袋,把我们拾到的豆子集中放在塑料袋里。若不是下雨,这些小小的黄豆粒是很难被发现的。黄豆粒大概也不愿被埋没,它们盼着:给我雨,给我水!雨下来了,雨水拨开了浮土,淋在豆粒身上,豆粒很快便以又白又胖的姿态呈现出来。被雨水淋湿的豆叶巴巴地贴在地上,散发的是一股股糟香。用手搂开垄沟里的豆叶,常常能让人眼前一亮,禁不住叫出好来。因为豆叶下面往往藏着一窝白胖喜人的豆粒。覆盖着的豆叶让我想起玩把戏的人常用的一块布单,布单一掀开,说声变,把戏就变了出来。这里的把戏是豆粒。
没有风,天蓝得有些高远。我和妻子在地里低头寻觅,黄黄的秋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只灰色的蚂蚱从我脚前飞起来,发出细碎的响声。蚂蚱没飞多远,便停了下来。一只大腹便便的螳螂,立在一棵豆茬上,做的是张牙舞爪的样子。我们只是欣赏它,没有招惹它。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声长长的鸡啼,随着鸡啼传过来的似乎还有缕缕炊烟味儿。我对妻子感叹说:好久没听见公鸡的叫声了,听来真是亲切。妻子说我是老农民。我愿意承认,自己的确是一个农民。
我记起小时候有一次拾豆子的事。夜里下了雨,第二天一早,母亲就把我和两个姐姐喊起来,让我们到西南地里去拾豆子。天气阴冷,不时还有雨丝飘下来,我们身上直打哆嗦。到地里拾豆子的小孩子恐怕有几十个,我们一来到地里,一看到被雨水淋得膨胀起来的豆子,就把冷忘记了。拾豆子的小孩子太多,我那天拾的豆子并不多,该回家吃早饭时,我拾到的豆粒只有半茶缸。而我的两个姐姐提的是竹篮子,她们拾到的豆子都比我多得多。母亲看到了,会不会嫌我拾得少呢?我想了一个办法,用我拾到的豆粒,和村里的一个小伙伴交换了一些豆角子。我把占地方的豆角子垫在茶缸子下面,把豆粒盖在上面,这样一来,从表面看,豆粒几乎是一茶缸,就显得多了。湿豆子需要晾,两个姐姐一回到家,就把拾到的豆子倒在堂屋当门的地上了。尽管我把拾到的豆子跟两个姐姐拾到的豆子倒在了一起,我弄虚作假的事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母亲很生气,认为我做下了一件错事,还是严重的错事。母亲说我从小就这么不诚实,长大了不知怎么哄人呢。为了让我记住这次教训,母亲不仅严厉地骂了我,还对我作了处罚,不许我吃早饭。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年过去,只要一看到豆子,或只要一提到豆子,我都会联想起这件事。在地里拾着豆子,我又对妻子讲起了这件事。母亲已去世多年,一说到母亲,我眼里顿时泪花花的。
我和妻子心里都清楚,我们踩着湿地在地里拾豆子,并不是因为我们家缺豆子。人家送给我们挺好的豆子,我们拿回家就放下了,老也想不起吃。我们不在意豆子本身的价值,我们拾起的是一种比豆子宝贵得多的精神性的东西。
话虽然这么说,这次我和妻子共同拾回的半塑料袋子豆子,我可舍不得随手丢弃。把豆子拿回家,我用清水洗了两遍,当晚熬粥时,就把豆子放到锅里去了。您别说,自己拾回的豆子吃起来就是香,就是好吃。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1)斑斓( ) (2)寻觅( )
(3)招惹( ) (4)膨胀( )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蚂蚱没飞多远,便停了下来。一只大腹便便的螳螂,立在一棵豆茬上,做的是张牙舞爪的样子。
(2)尽管我把拾到的豆子跟两个姐姐拾到的豆子倒在了一起,我弄虚作假的事还是被母亲发现了。
3.文中“有的牵牛花儿把“喇叭”牵到酸枣树的最高处,仿佛在对天鸣奏。结满红珊瑚珠一样的酸枣树,似乎并不反对牵牛在它们头顶吹‘喇叭’,或许它们正想借力宣传自己的果实呢。”一句文采飞扬,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4.文章前三段作者通过描写农村景物表达着自己对农家生活的特殊情感,请结合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农家生活怎样的情感?(至少答出两种情感)(4分)
5.作者在第四段中叙述了小时候拾豆子的往事,此处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6.景物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下面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1)没有风,天蓝得有些高远。我和妻子在地里低头寻觅,黄黄的秋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只灰色的蚂蚱从我脚前飞起来,发出细碎的响声。蚂蚱没飞多远,便停了下来。
(2)天气阴冷,不时还有雨丝飘下来,我们身上直打哆嗦。
7.“我们不在意豆子本身的价值,我们拾起的是一种比豆子宝贵得多的精神性的东西。”这里“比豆子宝贵得多的精神性的东西”具体指的是哪那些内容?(4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李厚不媚上意
永乐初,京中密察民俗甚严。有坐①童孙殴祖母狱者,刑部主事李厚鞫②其情。以童稚无知,非真有所殴也。上疏请恤,不听,继之以泣。明日,太宗皇帝以箸面试其童,曰:“能识左右,何谓无知?”遂谪厚为安南掾③。厚忻然④就道,曰:“吾岂敢附死狱以媚上邪?”厚在安南三年,上感悟,复召为吏部主事。
(选自《于冬序录摘抄》)
【注释】①坐:定罪。 ②鞫:(jū)审讯,审问。 ③掾(yuà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④忻(xīn)然:高兴的样子。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有坐童孙殴祖母狱者( ) ②不听( )
2.面对小童与祖母这件事,李厚与皇上的态度截然不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2分)
3.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眼中的李厚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2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 。(1分)
2.解释划线字。(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 (4)执策而临之 ( )
3.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读全文,谈谈此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5.文章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个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给我一点水》中作者张晓风向我们揭示了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现实,疾呼保护水资源 的意义,但是她抛开了生态价值上的探寻,而是文学地诗化地来谈水的意义,所以作者 关注的实际上既是自然生态又是人文生态。 |
B.《故乡》以搬家为线索,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为内容,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 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 强烈愿望。 |
C.《沙与沫》是法国诗人纪伯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者以自然景物“沙”与“泡沫”为比 喻,寓意着人在社会之中如同沙之微小,事物如同泡沫一般的虚幻,我们应该把希望放 在大的事物上。 |
D.《观刈麦》中诗人白居易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 |
的生活情景,更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字里行间浸透了他对农
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