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昭君怨”为词牌名。
阅读上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分)
2.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延徽,幽州人。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释】①牧圉:到牧场中放牧。
1.下列句中的“以” 与“奈何辱以牧圉” 中的“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B.策之不以其道 |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
D.不以千里称也 |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 ②契丹主待之益厚
③德明问所之 ④向者何往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4.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2分)
给下面一段文字补充一个结论性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借助字典、辞典,但不能依赖字典、辞典。例如“白日”,辞典注“太阳”。但熟悉古典诗歌的人都会感到用“白”形容“日”,似乎强调了“日”的亮度。左思说“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鲍照说“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白日”是太阳,但经过诗人反复使用后,它已带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开头说“白日依山尽”,虽然说的是夕阳,但因用了“白日”这两个字,仍给人以辉煌灿烂的感觉。可见, 。
A.“白日”一词有很丰富的含义。 |
B.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看字典、辞典的解释。 |
C.我们要多阅读文学作品,才能知道词语的意思。 |
D.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意思比字典、辞典丰富得多。 |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一项是(3分) (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A.策:马鞭。 |
B.食:同“饲”,喂养。 |
C.而:表转折,但是。 |
D.临:到(它)跟前。 |
下面文字中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翡翠(fěi)沧茫(cāng)迸溅(bìng)坦荡如底(dǐ) |
B.枯瘠(jí)戳穿(chuō)隔膜(mó)争妍斗艳(yán) |
C.狭隘(yì)亵渎(xiè)宽宥(yòu)不折不饶(náo) |
D.连亘(gèn)伫立(chù)缅怀 (miǎn)盘虬卧龙(qiú) |
小作文(15分)
回忆你人生的十几年,你一定受到过很多人的照顾,请你记录一件他们为你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事情。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