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机会只敲一次门(7分) 机会只敲一次门。成功者善于抓住每次机会,充分施展才能,最...

机会只敲一次门(7分)

机会只敲一次门。成功者善于抓住每次机会,充分施展才能,最终成功,获得命运的垂青。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的道理。

在商业活动中,如果你能在时机来临之前就识别它,在它溜走之前采取行动,那么,幸运之神就降临了。

明确目标会让你对机会抱着高度的警觉性,并促使你抓住这些机会。

柏克是一位移民到美国、以写作为生的作家,他在美国创立了一家以写作短篇传记为生的公司,并雇有6人。

有一天晚上,他在歌剧院发现节目表印制得非常差,也太大,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一点吸引力也没有。当时他就引发印制较长、使用方便、美观,而且文字更吸引人的节目表的念头。

于是,第二天他准备了一份自行设计的节目表样张,给剧院经理过目,说他不但愿意提供品质较佳的节目表,现时还愿意免费提供,以便取得独家印制权;而节目表中的广告收入,足以弥补这些成本,并且还能使他获利。

剧院经理同意使用他的新项目表,他们很快和所有城内的歌剧院都签了约,这门生意日后欣欣向荣,最后他们扩大了营业项目,并且创办了好几份杂志,而柏克也在此时成为《妇女家庭杂志》的主编。

如果你能像发现别人的缺点一样,快速地发现机会的话,那你就能很快成功。

机会错过,肯定不会再回来。

很多人像守株待兔者一样,眼巴巴地盼望着机会再次降临……

机会无处不在,但对于某些人有用的某种机会却不是时刻存在的。假如不能及时抓住对自己有用的机会,它就可能稍纵即逝。因此,要掌握抓住机会的技巧。

人不能够有一种“完美的精神”,因为完美主义会让我们做不到的时候就自卑,看破自己,就容易放弃自己,因此我们主张:

⑴在行动之前,你首先要冷静地思考,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思考主题和问题。

⑵一旦做好心里准备,要立刻去行动,迟疑是最大的禁忌!

⑶不要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不论心情好坏,每天一定要有规则地持续工作。

⑷不要浪费时间。现在,就是工作的最好时机。不要常常说明天,或下个星期,而是把握现在。

⑸要有远见,有计划性地工作,搜集对将来有用的情报,一点一滴地积累。

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的道理”,句中的“浅显”和“深刻”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

2.柏克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种说法?(  )(2分)

A.在行动之前,你首先要冷静地思考,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思考主题和问题。

B.一旦做好心里准备,要立刻去行动,迟疑是最大的禁忌!

C.不要要求自己十全十美,不论心情好坏,每天一定要有规则地持续工作。

D.不要浪费时间。现在,就是工作的最好时机。不要常常说明天,或下个星期,而是把握现在。

3.本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2分)

 

1.不矛盾(1分)。说它浅显,是因为这一道理几乎人人都明白;尽管人们明白它,却往往又做不到,古而又深刻。(两点各1分) 2.B(2分) 3.本文题目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说明了机会的珍贵,引起读者的兴趣(1分)。 【解析】 1.从具体理解和分析“浅显”和“深刻”两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2.找出论据相邻的观点,B最合理。 3.从技巧手法,思想主题等方面来组织答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细菌的繁殖力(8分)

细菌的繁殖力极强。其中劲头大的在不到10分钟里边能产生新的一代;那种引起坏疽的讨厌的小生物“产气荚膜梭菌”在9分钟里就可以繁殖,接着又马上开始分裂。以这种速度,从理论上说,一个细菌两天内产生的后代比宇宙里的质子还多。据比利时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斯琴·德迪夫说:要是给予充分的营养,一个细菌细胞在一天之内可以产生280万亿个个体。”而在同样的时间里,人的细胞大约只能分裂一次。

大约每分裂100万次,便会产生一个突变体。这对突变体来说通常是很不幸的——对生物来说,变化总是蕴藏着危险——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细菌会碰巧具有某种优势,比如摆脱或抵御抗生素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另一种更加吓人的优势会很快产生。细菌能共享信息,任何细菌都能从任何别的细菌那里接到几条遗传信息。正如马古利斯和萨根所说,实际上,所有的细菌都在同一个基因池里游泳。在细菌的宇宙里,一个区域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很快会扩展到任何别的区域。这就好像人可以从昆虫那里获得长出翅膀或在天花板上行走所必需的遗传信息一样。从遗传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细菌已经成为一种超级生物——又小,又分散,但又不可战胜。

无论你吐出、滴下或泼出任何东西,细菌几乎都能在上面生活和繁殖。你只要给它们一点儿水汽——比如用湿抹布擦一擦柜子——它们就能滋生,仿佛从无到有。它们会侵蚀木头、墙纸里的胶水、干漆里的金属。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名叫嗜固硫杆菌的细菌生活在浓度高得足以溶解金属的硫酸里——实际上,它们离开了硫酸就活不成。据发现,有一种名叫嗜放射微球菌的细菌在核反应堆的废罐里过得怪舒服的,吃着钚和别的残留物过日子。有的细菌分解化学物质,而据我们所知,它们从中捞不到一点儿好处。

我们还发现,细菌生活在沸腾的泥潭里和烧碱池里,岩石深处,大海底部,南极洲麦克默多干谷隐蔽的冰水池里,以及太平洋的11公里深处——那里的压力比海面上高出1000多倍,相当于被压在50架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底下。有的细菌似乎真的是杀不死的。据美国《经济学家》杂志说,嗜放射球菌“几乎不受放射作用的影响”。要是你用放射线轰击它的DNA,那些碎片几乎会立即重新组合,“就像恐怖电影里的一个不死的人到处乱飞的四肢一样”。

1.细读全文,说说“细菌的繁殖力极强”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3分)

2.“实际上,所有的细菌都在同一个基因池里游泳”是一种比喻说法,它的实际意思是                                                                            

                                                                      (2分)

3.分析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要是给予充分的营养,一个细菌细胞在一天之内可以产生280万亿个个体。而在同样的时间里,人的细胞大约只能分裂一次。

 

查看答案

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辄 (zhé):总是,就。③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④差(chài):同“瘥”,病愈。

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更录唐、宋人诗                    ⑵铨每,母即抱铨行一室中         

⑶未尝                              ⑷问曰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3.选出与文中“教之为吟哦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无案牍之劳形

C.唐人尚未盛为之

D.能以径寸之木

 

查看答案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继2009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戏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词、热字、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

A.新词语时代来临。

B.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

C.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D.各种传媒通过新词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万籁此俱寂,             。            

2.             ,凭轩涕泗流。

3.重檐翼馆,              。             

4.四周灌木蒙丛,           

5.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6.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                         

7.晚年手不释卷,                               ,读之竟日。

8.油蛉在这里低唱,                

 

查看答案

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