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①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①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②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③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米,宽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前,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④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

⑤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⑥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1.请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作者在文中列举雪松后,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2分)

 

1.一个成熟的人,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改变,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意近即可)(2分) 2.列举雪松证明了“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的道理后,再举梧桐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不弯腰被折断”的道理。这样的正反对比论证,更全面,更辩证,说服力更强。(2分)   【解析】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2.运用正反对比的实例,来论证,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强度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研制成功

①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阿兰?魏德尔与美国陆军士兵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一种新型碳纳米管纤维。该碳纳米管纤维上最脆弱的地方也需要1吉帕斯卡的应力才能折断,强度足以与钢铁相媲美。

②碳纳米管是一种棉线状的碳分子,带有仅一个原子厚度的壁。虽然它们具有非常强的导电性能,但可靠性难以保证。为了制作这种超强纤维,魏德尔在热炉中将碳汽化,然后吹出一股碳纳米管流。当这些碳纳米管在空中被捕获并围绕一个轴旋转时,就会形成一根由数十亿个分子组成的纤维,而这些分子沿着碳纳米管紧密排列在一起。

③研究人员认为,强度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缠绕速度,以便将碳纳米管更好地排列成线以及更紧密地包裹起来。研究人员通过调节炉温和调整缠绕速度优化制作工艺,制作出的纤维强度较其他小组制作的要高出0.3倍。为了使制作的纤维密度更大,他们还在制作工艺中增加了一个步骤,让纤维通过丙酮气体。丙酮气体可在纤维上凝结成一层液体,由于表面张力效应将纳米管拉在一起,从而增强纤维强度。

④新碳纳米纤维一般要在施以大约6吉帕斯卡的应力时才发生断裂,强度要高于制造防弹背心的常用材料芳纶,而且可与两种最高强度的商业材料——基纶和迪尼玛相抗衡。目前,研究人员已制作出一根单独的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可承受9吉帕斯卡的应力,表现出具有无与伦比的超强性能,而用别的方法制作的碳纳米管纤维最多可承受3吉帕斯卡的应力。

⑤魏德尔目前能制作出的最好纤维长度仅为1毫米,这主要是因为纤维越长,包含的细微碳颗粒和其他缺陷就越有可能削弱它的强度。即便调节制作工艺,如调整缠绕速度和利用丙酮方法,都不能改变这些碳素颗粒,因此必须回到化学合成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研究人员称,这种纤维最具前景的应用也许是制作防弹衣和开采油气钻头。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的制作工艺。(2分)

2.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第⑤段中划线的“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①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云兴霞蔚                       (2)自梢至根                

  (3) 人或                         (4)故俗恺之有三绝            

2.下列句中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谢安深重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2)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4.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分)

2.有人认为诗歌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劣势奶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B.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求末吗?

C.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B.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C.“十一”期间,滔滔不绝的游客使庐山风景区热闹非凡。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