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7分) 多比“不如我者” 王延群 ①明代陈眉公《...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7分)

多比“不如我者”

王延群

①明代陈眉公《小窗幽记》中说,“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足。”清代石天基《长生秘诀》中也说,“每遇不如意事,即将更盛者比之,心即坦然大乐矣。”诚哉,斯文言!

②在我们身边,常常会有人怨天尤人,总感觉自己活得不自在。他们也不是没有钱,不是没有权,不是没有好儿女,而是执意要跟胜过自己的他人进行比较。是的,好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人不知足,就是由比较而来的。精神上的不知足往往不会造成什么伤害,生活享受方面的比较就会带来危害,因为那是现实的。人们常说,人总是看见自己碗里的肉少,所以才会不停地奋斗,而追求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因为有形的东西总是有欠缺的,所以人们的物质欲望也是永远难以满足的,这就叫“人比人,气死人”。这样比来比去,不是自轻自贱,自我否定,就是满腹牢骚,心生嫉妒。最终丢失的却是千金难买的健康长寿。

③的确,生活中不恰当的攀比,给了人们许多烦恼和困扰,让许多人远离了快乐,远离了幸福。因此,我们常劝慰自己或他人“少与别人攀比”。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如果能与积极的心态进行比较的话,不仅没有任何的害处,还可激励人们的斗志,鼓舞奋发进取精神。最重要的在于你与人比什么、怎么去比。会比,使人笑;不会比,使人跳。既然人生在世难免一“比”, 就要学会“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一种让自己快乐的比较法就是:多比“不如我者”。

④在待遇和生活方面不与比自己高的人攀比,如果一定要比的话,就和比自己差的人比。美国作家亨利·曼特说:“如果你想幸福,有一件事非常简单,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人,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如果我们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就朝我们的后面去看看,还有比我们不如的人,比一比那些缺吃少穿比自己更差的穷人,这样你就会有知足感和自豪感了,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

⑤生活中,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清人胡澹庵所编《解人颐》一书中有一首《知足歌》,就是讲知足是通过向下比较而感悟的:“人生尽享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

⑥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活法,要有自己的快乐坐标。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是每一个人都应学会的生活智慧。

(原文有删改)

1.文章开头引用《小窗幽记》和《长生秘诀》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第四段中亨利·曼特的话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4分)

3.文中划线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但是,“人比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的。

4.有人说,人应该有上进心,就应该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比较,这样才能有追求的目标。这与作者的观点相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5分)

 

1.引出本文的论证的话题,为文章提出论点作引子;在文中起论据作用,可以作为论证论点的事理。 〖答出一点得3分,答出两点得4分〗 2.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理解正确、结论鲜明2分,语言流畅2分〗 示例:每一个都可以活得更幸福一些,但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痛苦而痛苦,而是因为强求快乐而痛苦。得到和得不到自己渴求的快乐,我们都应该去享受平静的心情,这样才是幸福。 3.不能,“除非是真正的圣贤”强调了不与他人相比较的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成把不会与他人相比较的圣贤漏掉了,论说片面,不符合实际情况。〖结论1分,理由2分〗 4.示例:不矛盾。两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视角来领悟生活的智慧。文章主要是从物质方面提出与“不如我者”相比较,强调知足常乐,而在上进心方面与优秀的人相比较属于精神层面,强调知不足才能常乐。 【解析】 1.议论文开篇一般有以下作用:引出论题,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与下文照应等。 2.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3.议论文的语言讲究论证的严密性。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严密性,再否定其去掉后不严密而导致缺乏说服力。 4.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结论鲜明1分,理解正确,3分,语言流畅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游小盘谷记

梅曾亮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① 卒 不 见 人       ② 其 状 若 仰 大 盂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尝求小盘谷      (  )   ②探之不可       (   )

③由寺北行,卢龙山 (  )   ④鱼龙起伏波浪中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4.简要概述作者游小盘山的行踪。(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江 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注】① 徊:徘徊。②缭绕:环绕。

1.有人说“晚云含雨却低徊”中“低徊”的是诗人自己。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简要说说你的理解。(4分)

2.“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富有怎样的哲理?(4分)

 

查看答案

下面的文段中有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4分)

①张謇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提炼社会的软硬实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②适合自己、适应当时社会理念的张謇精神的形成,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新。③我们今天学习张謇精神,不光要有对前人精神的发扬,更要有继承。

   句,修改为:                                             

   句,修改为: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4.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谈到海峡两岸关系,温家宝总理曾引用过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来表达海峡两岸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 人问其(       )                (2)问(       )

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兴尽而返”中的“而”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伯乐不常有      B.启窗而观    C.中峨冠而多髯者     D.潭西南而望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1分)

时戴在剡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