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         )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

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

C.源远流长不但而且典雅

D.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

 

D(2分) 【解析】配组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关联词语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会恰当使用关联词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后面的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将文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3分)

(1)先生不知何人也()

(2)饮辄尽,期在必醉()

(3)其言兹若人之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1.《马说》的作者是     代的        ,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         》中的《           》。(4分)

2.把《马说》中空缺处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6分)

(1)之不以其道  策:         (2)正己不能知   患:           

(3)马者        食:         (4)可诬一世之人 安:          

(5)才美不外    见:         (6)执策而之     临: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或尽粟一石之不能尽其材

B.祗辱于奴隶人手安可诬一世

C.骈死槽枥之间岂借才异代乎

D.鸣之不能通真不知马也

5.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3)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6.《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2分)

7.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查看答案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各个民族之林的根本。②文化是一种尊重,体现在一个人如何                                       上。③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④品位,道德以及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2.将下面的短语依次填入第②句的横线处,使语句衔接顺畅。(只填序号)(3分)      a.对待他人  b.对待自然  c.对待自己

3.第④句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查看答案

诗句填空。

1.《赠从弟》中诗人借松柏勉励堂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品性的诗句是:

                                                              

2.                        , 胜事空自知。(《终南别业》)

3.王维《终南别业》中表现诗人物我合一、悠闲自得心境的名句是:

                                                              

4.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饱含对友人的深情,又表现出豁达胸襟的的名句是:                                                         

6.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                              。抽刀断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查看答案

修改下列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6分)

1.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至18:31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