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12分)
阿凡提故事的不同认识
我在美国教的中文班学生都是十二、三岁, 课堂使用的教材是暨南大学为国外中文教学编的一套十二册的中文课本。上个星期天上课,学到了一篇课文:《阿凡提借锅》。
故事说的是阿凡提到地主家借锅,还的时候锅上还放了一口小锅,地主就问:“你只借了一个锅,怎么还回来了两个呢?”阿凡提回答借去的这口锅在他家生了一个小锅,所以一起还回来了。地主很高兴地收下了,告诉他以后想用锅就来借。
很快,阿凡提将地主家最大的那口锅借走了,然后一直都没有还。地主去要,阿凡提说,那口锅死了。地主很生气地问:“锅怎么会死呢?”阿凡提回答:“锅都可以生孩子,怎么就不会死呢?”地主很生气但是拿他没有办法。
读完了课文,我和孩子们讨论这个故事,他们的回答颠覆了我以前对于阿凡提的印象。
老师:关于这篇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什么是锅?
老师:锅就是做饭做菜用的那个工具。
学生:既然是家里做饭用的东西,应该属于比较私人的物品,阿凡提为什么要到别人家去借呢?
老师:因为他比较穷,家里没有足够的锅用,就需要借了。
学生:哦,那什么是地主?
老师:地主就是农村里比较富裕的人,家里通常有很多田地,雇人来耕种。
老师: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也不喜欢这两个人,这种文章不应该放在教科书里,会教坏小孩的。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个故事里面的人都不诚实。
学生:对,他们都欺诈、贪婪。
学生:我觉得这个阿凡提看似聪明,实际上很蠢,花那么多心思合计圈套,就是为了用一个小锅骗来一个大锅,还是个人家用过的旧锅。
学生:他之所以穷得要借锅,大概就是因为只想着不劳而获,耍诡计骗别人的东西。他如果心思用在努力工作上,一定可以赚很多锅出来。
学生:是啊,如果他把用来买那个生出来的小锅的钱攒起来,再去干活赚点钱,就可以自己买一口大锅了,何必去骗人。
老师:嗯……,你们说得对,努力工作自食其力是做人的本分。
学生:还有,他再去跟别人借东西,肯定没有人会借给他了。
学生:就是,他借东西不还,失去信用了。
老师:分析得有道理,做人一定要讲信用,这是根本,不能贪一时小利而失去信用。
老师:那你们对地主这个人物怎么看?
学生:他太贪心了,第一次阿凡提还锅的时候,多还的那个锅不是属于他的,他就不应该要。
学生:他没有做人的原则,既然是有钱人,别人都穷得要借锅了,他怎么还能多要人家的东西呢?
学生:是啊,他有钱应该主动帮助穷人,做慈善事业才对。
老师:说得好,我们要想着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占别人的便宜。做人也忌讳贪心,中国有句老话叫“贪为死门”,很多祸事都是由贪心引起的。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读阿凡提的故事时,都是讲他多聪明有智慧,和地主斗智斗勇,总是可以斗败愚蠢又贪婪的地主,是个正面人物形象,而在这些受美国教育的孩子们的眼里,他却是个既狡诈又愚蠢还没有信用的人。
仔细想想原因,阿凡提的故事实际上有背景,那个地主向来自私贪婪对雇工又苛刻,穷人都对他敢怒不敢言,只有阿凡提能对付得了他,经常让他吃个亏出个丑,为穷人出口气。当老百姓被欺诈剥削任人宰割到毫无反抗能力的时候,阿凡提这样的人物就为弱势力大众提供了发泄对恶势力不满的渠道。“为富不仁”“杀富济贫”好像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
美国长大的孩子生活在法治社会,尊崇诚实、努力、个人奋斗,欺骗、撒谎、没有信用都是让人唾弃的行为,在不提供背景材料的情况下,单纯从一个故事,孩子们的确很难理解阿凡提的做法。
我们这一代人(60、70年代)从小生活在阶级斗争为纲之后的革命教育下,我们的孩子还在延续有关的教育,现在阿凡提还是一个反抗阶级压迫的斗士形象,没有美国孩子的疑议,我们还没有发现阿凡提的“毛病”。
所幸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2000年出生)听,他也提出阿凡提的这个做法不好,因为阿凡提是主动骗人、骗东西的,这个做法不诚实,也就是不能学的。
——看来,中国孩子也在进步了!
1.传统意义上,我们都说阿凡提聪明,在这个故事中他的聪明体现在哪里?( 2分)
2.传统意义上,人们喜欢阿凡提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美国儿童是怎样评价阿凡提的?请摘录文中的词语来解答。( 2分)
4.为什么 美国孩子和我们评价阿凡提有那么大的差异?( 2分)
5.阿凡提的故事虽然很弱智,但人民还是很喜欢。你能思考故事产生的深层的一些原因吗?( 2分)
6.你希望现在的你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呢?敞开心怀说说吧。( 2分)
阅读理解。(9分)
冬 天 (节选)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1.说说你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 1分)
2.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以“冬天”为线索,记叙了发生在冬天里的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况。( 2分)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选作一题)( 2分)
⑴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⑵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4.第二段中的台州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2分)
5.为了表现文章的主旨,作者在选材上匠心独运,请就此作一点分析。 ( 2分)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4分)
《繁星》、《春水》是 冰心 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认真品味例句,仿写一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2分)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4. ,把酒话桑麻。
5.万籁此都寂, 。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催生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7.《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未来相逢情景的诗句是 , 。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12分)
(1)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目的是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它鼓励人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象、详细准确的解说。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2)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
(3)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办机构希望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主题公园或各国家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以全球的视野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第一展品。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它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l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设计者们一系列殚精竭虑的设想,最终在建设者手中得以实现。
1.“世界博览会”指的是 (3分)
2.第(3)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3.第(4)段“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划线的“大约”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4.结合文意,谈谈人类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哪些意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