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选文中的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些什么。(3分)
2.选文最后一段,在整篇文章里起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3分)
3.“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请说说句中加点词的作用(3分)
4.请说说下面这个句子的含义(2分)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名著阅读。(4分)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在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1.上面的语段选自哪部著作 ,作者是 。(2分)
2.选文表现了外祖父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材料二: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1.黄河是母亲河,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请写出两句关于“黄河”的诗句。(2分)
2.据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几乎年年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到1997年断流226天,一年中竟然有2/3的时间断流。从上面几则材料中,你发现黄河断流可能是因为哪些因素。(3分)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拯救黄河提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深林人不知, 。
2. ,散入春风满洛城。
3.《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 。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 。
5.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大文豪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的好地方。 |
B.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张复习,使我们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这次期中考试。 |
C.《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地追求,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D.我们要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题目。(4分)
在生活的土层下面,各种语言在跃动着,有些语言 ,像矿物;有些语言 ,像植物;有些语言 ,像动物。而最美的最有力量的语言是灵魂的语言,它,属于以上三界。
1.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饱含汁液晶莹剔透灵动飞扬 |
B.晶莹剔透饱含汁液灵动飞扬 |
C.晶莹剔透灵动飞扬饱含汁液 |
D.灵动飞扬饱含汁液晶莹剔透 |
2.句中画波浪线的标点符号应改为 更恰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