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2)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3)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4)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5)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6)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7)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8)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9)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10)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1)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2.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6分)

3.从“说”的角度看,找出文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精神的句子?(2分)

4.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4分)

5.对于是先行后言,还是先言后行,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1.承上启下/过渡 2.(1) 起稿政治传单(2)群众大会演讲(3)参加示威游行6分 3.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2分 4.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就说,做了也不一定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4分 5.言之有理即可。3分 【解析】 1.了解文中段落的常见的过渡作用,学会具体分析其承上启下的表达作用。 2.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能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 3.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能用原句理解和概括相应的句子。 4.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关于如何处理“说”和“做”的关系的。 5.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                )

(2)但当涉猎,见事耳。(             )

(3)大兄何见事之晚。(                )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2.下列对句中加横线字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B.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3.将下边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根据(甲)语段内容对对子。(2分)

上联:                       下联:吕蒙勤学长才略

5.读完(甲)(乙)两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7分)

1.根据语境,接写三个语句,使之构成内容恰当、语意连贯的排比句。(3分)

善良乐观的外祖母,                    ,                     ,                  ……这些都是高尔基《童年》中刻画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2.阅读厦门语段,回答文后问题。(4分)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得面孔变了样儿,说: “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这语段主要写的内容是                              批判了                  

 

查看答案

曾有一则轰动全国的新闻:兰州女歌迷杨丽娟疯狂追星13年,其父为支持女儿追星,不惜倾家荡产,甚至跳海自杀……一连串不理智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也引起人们对追星问题的强烈关注。为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学校团委决定发起“健康追星”系列活动。(6分)

1.在这次“健康追星”系列活动中,有一环节是“我心中的星”。请问你对“健康追星”的看法。(3分)

2.请从下面几个词语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顺序不限),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健康追星”看法。(3分)

无可厚非  适可而止 盲目崇拜 明智 愚昧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句中划线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翻译句子。(6分)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4.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1.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                       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      国。(2分)

2.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           "中提到的怪物"     ",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2分)

3.《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谈谈你的看法,你更喜欢谁?为什么?(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