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城市精神在城市建设中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北京精神》表述语征集民意活动。 |
|
B.“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
|
C.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
|
D.“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也是市政建设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北京作为首都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独特品质。” |
在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会宽容, 能帮助我们维持亲情、友情, 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别人对你有不经意或故意的伤害, 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宽容之心。
|
A.既又不论都 |
B.不仅而且即使也 |
|
C.既然那么即使也 |
D.既并且不论都 |
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厚重——厚此薄彼解释:“厚”有“看重”、“厚道”的意思。 判断:“厚重”有厚道稳重的意思;“厚此薄彼”指看重一方,轻视另一方。 |
|
B.布局——星罗棋布解释:“布”有“设置、安排”的意思。 判断:“布局”指对事物的整体结构规划安排;“星罗棋布”常用来形容安排合理。 |
|
C.意愿——称心如意解释:“意”有“心愿、心思”的意思。 判断:“意愿”指自己的心思和愿望;“称心如意”指符合自己的心愿。 |
|
D.陈列——推陈出新解释:“陈”有“摆列”“过时的”的意思。 |
判断:“陈列”指把物品摆列出来;“推陈出新”指对过时的事物去粗取精并进行创新。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jí)祈祷(qǐ)扣人心弦 (xuán) |
|
B.哺育(pǔ)相宜(yí)杞人忧天 (qǐ) |
|
C.绮丽(qǐ)坎坷(kē)惩恶扬善(chénɡ) |
|
D.恣意(zì)广袤 (mào)满载而归 (zài) |
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乔布斯说过:“我是唯一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它启示我们但凡成功者大都经历过失败、挫折。然而他们大都善于汲取教训,把错误当成警示,当作通向成功的阶梯。
请你以“吃一堑,长一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有一首歌写道:鱼儿在寻找大海/花儿在寻找春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寻找生活的法宝/成功的法宝是勇于探险/快乐的法宝是和平友好/美丽的法宝是诚实善良/金牌的法宝是意志不倒/生活需要我们去寻找……
请以“寻找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或补充完整后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共8分)
①关于读书与治学,章太炎先生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中,打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比方。
②第一,是本钱和利息的比喻。他说:“大概看前人已成的书,仿佛是借钱一样,借了来,会做买卖,赢得许多利息,本钱虽则要还债主,赢利是自己所有。若不会做买卖,把借来的钱,死屯在窖子里头,后来钱还是要还债主,自己却没有一个赢余,那么就求了一千年的学,施了一千年的教,一千年后的见解,还是和一千年前一样,终究是向别人借来的,何曾有一分自己的呢!”
③第二,是写信人和送信人的比喻。章太炎指出,有学问的人,好比是写信的人;向这个人求学的,则是收信人;收信人学成之后,又向别人传授知识,那么,他就成了送信的人。搞学术研究,应当努力争取到写信人的地位,而不是永远都扮演送信人的角色。
④章先生打的这个比方,大意无非是说,学习别人的知识,要经过思考,要消化吸收,使之变成自己的思想养分,并从中滋生出新的见解,以有益于世道人心。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有所创见。否则,书读得再多,也只不过是【甲】,方法刻板,不知变通;【乙】,读了一些无实际用处的书;【丙】,不懂得将书中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问再渊博,也只不过是贩卖二手货。
⑤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说:“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叔本华的本意,当然并非反对读书,而是反对读书不动脑筋的迂腐之举。读书不动脑筋,难免就会越读越傻。
⑥那些人云亦云炒冷饭,或是炮制一些伪问题,乃至趋炎附势的所谓“学问”,只会把世界弄得乌烟瘴气,惟有鲜活的、有创见的、有独特价值的学问,才是照亮世界的明灯——退一步来说,即使他们只是星星之火,也会给人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希望。
1.①—③段举出章太炎演讲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死读书 ②读书死 ③读死书
【甲】处填: 【乙】处填: 【丙】处填:
3.阅读第⑤段,具体阐述叔本华的言论为什么可以证明中心论点?(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