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多年前听日本民歌《北国之春》,其中唱道:“家兄酷似老父亲,...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多年前听日本民歌《北国之春》,其中唱道:“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听得我肝颤——绝大多数中国农村的父子关系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找不到什么话题。

“工作忙吗?”

“还行。”

“最近出差没?”

“没有。”或者,“去了趟广州,呆了四五天。”

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我特别想告诉父亲北京的交通有多拥堵,那里的空气有多糟,我有多么想家;特别想告诉他我出差时看到了哪些美景,遇到了哪些怪事,可是见到父亲黑瘦的面孔,便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

父亲的脸色确乎又黑了不少,听姐说,因为我和弟弟不在身边,父亲百无聊赖,便和二三老友约着天天去河边钓鱼。父亲患过动脉血栓,久坐钓鱼显然是不利于健康的,但我无法阻止他,因为我知道父亲钓的不是鱼,是寂寞。我特别想说:“您搬到城里去住几天吧?”可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此前已向他发出过N次邀请,都被他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了,所以日子久了,也就懒得张嘴。

及至女儿长大了,回到老家,父亲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笑容,领着他的宝贝孙女在村里四处转悠,一会儿给她买一瓶饮料,一会儿给她买几块糖,我们父子俩彼此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必相对无言了。

其实,父亲有很多话想对我说。

有一次出差,我顺路回家小住数日。我睡在伯伯的炕上——伯伯因为身体残疾独身一辈子,按政策他可以搬到镇里的敬老院去住,享受吃“五保”,但父亲担心那种生活太孤单,一直拒绝伯伯离家独住,就这样,伯伯一直和我们一家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况在我们村乃至周围绝无仅有,更多的家庭是兄弟分家,各过各的日子,还有的家庭因为土地、房屋、财产之争,闹得兄弟反目,形同陌路。因为从小我就和伯伯在一盘炕上睡,所以我和伯伯的交流远比和父亲的交流来得多,来得自然。这天晚上,伯伯和我聊了很多,从村里张三的病说到李家的黄牛,伯伯恨不得把半年来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跟我絮叨一遍。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说,你们俩昨晚可真能聊,我两点起夜的时候听见你们还在说话呢。

听得出,父亲有一点嫉妒的意思。

在家呆的最后一个晚上,吃完饭,父亲就出去串门了,而我因为连日劳顿,睡得比较早。父亲回家时,我已进入梦乡了。后来听伯伯说,那天晚上,父亲回来想和我说说话,推门进了我们屋,发现我已经睡熟了,就没让伯伯开灯,他独自坐在我身旁,静静地看了我很久。伯伯说,你爸的目光在你的脸上停了很久·········     

听了伯伯的转述,我泪流满面。

我知道,中国绝大多数父亲的爱都是如此深沉、压抑甚至扭曲的。每每看西方电影,见人家父子之间直接说“爸爸,我爱你”“孩子,我也爱你”,总让我羡慕不已;见人家的孩子可以不叫爸爸而以“查理”或“约翰”相称,也让我对他们的平等关系敬重三分。

可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它深深埋在我们彼此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些爱是需要及时表达的,虽然我说不出“爸爸,我爱你”,但我要让父亲知道,我渴望与他沟通,我愿意与他沟通,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可以是平等交流的父子。

父亲啊,虽然我们一年只见两三面,虽然我们的电话沟通一周只有一次,但我对您的牵挂与日俱增,如今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没错;但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要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

1.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4分)

2.文中插叙伯伯的生活经历有何作用?(4分)

3.联系上下文,在画线的省略号处补写出父亲此时可能有的心理活动。(5分)

4.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但我对您的牵挂与日俱增,如今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

5.“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1.淳朴、善良,在家乡寂寞地生活着,渴望与儿子交流但因传统观念而难以做到。(4分) 2.表现了父亲的善良、重感情,也表现父亲渴望和“我”交流作铺垫。(4分) 3.示例:儿子平常用脑太多,营养不知道是不是跟不上;一个人在外受了委屈无处诉,儿子真不容易啊!(想像合理即可)(5分) 4.作者把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比喻成沉甸甸的账簿。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渴望和父亲交流、及时表达对父亲的爱的思想感情。 (5分) 5.作者借此表现中国绝大多数父子间尽管有着深沉、压抑的爱;但常常缺少交流,作者渴望父子间能进行平等的沟通,并及时表达心中的爱。 (5分) 【解析】 1.了解文本内容,概括总结文中父亲形象。 2.了解插叙顺序的特点,明确插叙情节的作用。 3.结合语言环境,能够表明心理活动,想象合理即可。 4.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5.理解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人生如月

天上的月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桔黄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轻轻地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渐渐地,它大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到了阴历的十五,这月便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即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月如斯,岁岁如斯。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相随,避不开,躲不开,无法拒绝的。

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然而,花开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开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是缺。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人若能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如此立身处世、接人待物,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大益。

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白发搔短,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

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            。我以为,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

1.作者为什么认为“人生如月”?请你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

2.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给文章最后一段空行处填上一句话,并要求与“得志时趾高气扬”构成对偶。(2分)

3.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4分)

我的摘录:                                      

                                               

我的赏析:                                      

                                                

4.用名人名言作旁批是读书笔记的方法之一,再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请用范仲淹的一句名言来给它作旁批。(3分)

我的旁批:                                      。

5.有人说,人生是一副画一百人看它就有一百种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人生的感悟。(4分)

我说:人生如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了以“梦想与人生”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段开场词。(4分)

2.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分)

3.为参加“坚持梦想”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一个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一  J.K. 罗琳命运多桀,一度只能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然而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终于写出了《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实现了梦想。

材料二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了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换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他就是断臂钢琴家刘伟。

材料三  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一个两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臂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4分)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是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的“豹子头”指的是             

2.《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          。作品中塑造了三位伟人: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          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沉默,是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睿智的美德。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邃的表达。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

沉默是处人待事的一种艺术,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时呈现出来的人格mèi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通达的机智。在失败中沉默,可以在镇静与反思之后,变得更加理智和坚强;在成功时沉默,                                     。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峨            mèi (     )力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广博”的“博”的意思是                    ,“通达”的意思是                   。(2分)

4.结合语境,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7.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8.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