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读书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活动。(12...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读书活动,你作为其中一员,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活动。(12分)

1.活动一:班级拟办一期 “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刊,请你为这期班刊策划两个栏目。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班级开展 “我读书,我快乐”的演讲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要求: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学校《雏燕》文学社向同学们征集“我读书,我快乐”的稿件。杨军同学拟写了一份征稿启事,但在内容、语言及格式等方面有不当之处,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征稿启事

①通过读书活动,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②为此,《雏燕》文学社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征文。③本次活动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④来稿可以是读书故事、读书经历、读书心得等。⑤文体不限,字数1000字左右。⑥截稿日期为2011年6月20日。⑦来稿请寄《雏燕》文学社,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CYWXS@163.com。

2011年6月1

《雏燕》文学社

㈠、本征文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㈡、征文中第    句有语病,如何改正:                        

㈢、征文中第    句与征稿启事无关应删去。

 

示例: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谈、阅读与成长、书海拾贝、名言集锦、语林趣谈等。 1. 2.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我读书,我快乐”的演讲活动。“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是与古今中外伟大智者的心灵对话。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演讲活动,和同学们分享你的读书故事、读书心得。 3.㈠、日期与署名位置对调;㈡、②句末添上“活动”; ㈢、③ 【解析】设计栏目,积累读书名言合理即可;修改病句要求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学会使用修改符号对病句加以修改,并学会修改语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4分)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刻家、画家            和俄国文学家            所写的传记,叙述了他们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格列佛游记》全书共四个部分,写格列佛在大人国、小人国、     、慧骃国的旅行经历,其中最为精彩的故事情节有                  。(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少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bá(    )的一棵;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白云中详和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滴,却能荡涤尘埃;               。这样也就够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挺bá(      )  晶(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无垠”中“垠”的意思是        。“荡涤”在文中的意思是             。

4.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对应的排比句。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5.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7.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8.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查看答案

写作(55分)

生活,其实有无数个“瞬间”的镜头拼接而成,就像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是由一个个不同的镜头胶片剪接而成的一样。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镜头,每一个镜头都会有新鲜的故事,生活就是“瞬间”的凝聚。

请以“触动心灵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选自《出师表》)

(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庶竭钝               驽:                

(3)至于斟酌损           益:                

(4)欲大义于天下         信: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乙文中先主说“欲信大义于天下”具体指的是:                                            。(请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4.从甲文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