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情...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B、张金枝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C、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D、看了尼克斯队和湖人队的精彩比赛,几个球迷正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林书豪的惊人表现。

 

D 【解析】A中“抑扬顿挫”一般指说话的声音;B中“初生牛犊不怕虎”是褒义词;C中“天伦之乐”特指家庭成员之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引经据典     不知所错    吊胃口     消声匿迹

B、锋芒必露     奄奄一息    放冷箭     通霄达旦

C、鳞次栉比     怡然自得    敲竹杠     川流不息       

D、相形见绌     眼花潦乱    拌脚石     三顾茅庐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笨 (zhuó) 酝(niàng)     大梁(tiǎo)        一千里(xiè)

B、憔(cuì)        放(zhàn)      子牛(rú)      令人息(zhì)

C、哽(yàn)  阔(chuò)      黑锅(bèi)     而不舍(qiè)

D、慷(kǎi)        卑(bì)            声虫(yīng)        惟妙惟(xiào)

 

查看答案

写作(50分)

话题作文:与你在文(诗)中相遇

提示:① “你”可以是作者,可以是文(诗)中的形象,如孔乙己、夏洛克、那树等,可以是文(诗)中的意象,如月、雨、柳等,也可以是文章表达的一种情感、精神、意志等。

②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柔弱的人

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

  “两月另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里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 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於您玩忽职守,您应对一切负责,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 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个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接着把使她大为惊奇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怯地点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沉思着: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背景】十九世纪末,俄国还处在沙皇统治下的农奴制封建社会。正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夕,也正是沙皇俄国走向衰败的时候。此时,俄国沙皇政府为维护其统治,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实行专制统治,社会空前腐败黑暗,普通民众饱受压榨,命运悲惨。

1.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2.文章中有很多传神的细节,很准确的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请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个细节,并说说其表达作用。(2分)

3.“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对句中“憎恶”一词你怎样理解?

4.“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这就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用意吗?为什么?(3分)

5.你怎样评价“我”的这次“恶作剧”? (3分)

 

查看答案

书与人的随想

①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从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因此,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②书籍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它不仅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更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是没有任何疾病的,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世界。以后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世界。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顿,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③读书之后还要实践。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古话说:读书明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读书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④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一班乘客留点东西。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写作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糅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说的吃进草,挤出牛奶与血,这是一种创造。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                                                     (作者梁衡,有删节)

1.第①段的主要观点是                                    ;第③段阐明了                                                 的观点。(2分)

2.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哥白尼的例子有何作用。(2分)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耐人寻味。请说说句中“草”和“牛奶与血”的含义。(2分)

4.文章未删节前,作者在第③段中还提到“读书人最勇敢”,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进行论述。(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