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各地参加听证会的代表都希望省物...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各地参加听证会的代表都希望省物价局多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推行阶梯电价改革。

B.PM2.5可入肺颗粒物数据公布后,环保部门表示将竭尽全力,无所不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C.地沟油、老酸奶果冻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这让我们意识到食品安全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D.对于近来络上恶搞杜甫的做法,友纷纷发表意见,褒贬各异,莫衷一是

 

B 【解析】B中“无所不为“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褒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荫庇销声匿迹长吁短叹

B.分歧锲而不舍轻歌曼舞

C.取缔迫不及待粗制滥造

D.和蔼五彩斑澜忍俊不禁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niànɡ)息(xī)随声附(hè)

B.荒(miù)痛(zhì)惟妙惟(xiào)

C.育(bǔ)污(huì)转弯角(mò)

D.和(cān)妒(jì)浑身数(xiè)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7.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正如《论语》中所说:                  

 

查看答案

以“终于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词语补全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13分)

佚名

①虽然轻微,我还是听见了厨房内“叮当”的碗盆声。一定是父亲,他总起得那么早。昨晚父亲说,打算今早回老家。睡意惺忪的我披了衣服起来,拉开窗帘。灰色的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夹带着一种湿而粘的感觉。“爸,天气不好,您今天就别回去了吧。” 走进厨房,我对正蒸煮早点的父亲说。父亲看了看窗外,说:“我跟你妈说过今天回去的。不碍事,现在还没下雨。”我知道父亲记挂着母亲。

②三天前我去老家接儿子,父亲便随了一同来。其实父亲放不下老家零零碎碎的活,也习惯于老家住房的宽敞、起居出入的自在。只是在那过了一个暑假的儿子软磨硬泡:“外公一定要和我一起回家。”不忍小外孙那眼泪汪汪的样子,父亲答应来我这住三天。

③虽然儿子早已习惯独自上学,那三天,父亲还是每天送他到校门口,接着踱到菜场买菜。闲不住的他把一切家务都安排停当,让上班的我心无旁骛。而等我下班回到家,厨房总是飘满饭菜的香。这样的日子总是过得快,三天转眼便过了。早餐时,电话响了,母亲打来的。说是天气不好,回家又要辗转乘车,嘱父亲天晴了再回。我暗喜,以母亲这番话挽留。但父亲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回去。

④为父亲准备雨具,翻遍了储藏柜,才发现平日你丢我丢,只剩了一把伞。眼看会下雨的天,我让父亲把这伞带上。

⑤一起走出家门到十字路口,儿子的学校和我单位在这路口的两个方向。父亲牵着小外孙的手,说是送到学校后便往车站,让我赶紧去上班。目送他们往学校,父亲瘦削的身影看上去很单薄。年复一年,曾经硬朗的他不知不觉已衰鬓颓颜。风中传来一阵咳,仿佛一枚细细的针尖刺着我的神经。我那身体每况愈下的老父亲!

⑥到办公室不久,豆大的雨点便霹霹啪啪落了下来。我拿了办公室中的一把伞给上学的孩子送去。 教室里,正早自修的儿子告诉我,他有伞,外公怕他放学被淋着,留给他的。“外公呢?”我急急问。“外公走了。”我疾步向校门。学校附近看了一圈,没有。又沿着去车站的路来回找了一圈,还是不见父亲。父亲是在哪个地方避雨呢,还是已上了回家的车?我颓然地站在路边,颓然地想,一个夏天都没见下几滴雨,为什么今天偏偏下了!

⑦雨越来越大。办公室里,我不时望向窗外,没心思做任何事。那么一大早,商店还没开门,仓促间父亲上哪买伞去?没有乘出租车习惯的他,在转车中会淋着雨走呢,还是在哪家屋檐下一站几小时?仿佛又见父亲瘦削的身影,依稀又传来他的咳嗽声,鼻酸间,泪已满凝。到老家,最快速度也要三小时。父亲走后三个小时,我便开始往老家打电话。一个接一个,始终没人接听,而时已近中午。我的心如窗外的风雨,冰凉又飘摇不定。

⑧父亲是个言语不多的人,也不善直露自己的情感;而我每次回老家,总是津津有味于那熟悉的家乡饭菜,习以为常于母亲细碎的叮咛与嘱咐,心安理得享受着以为天下孩子都拥有的关爱。

⑨下午二点,手机响了,是父亲的声音,说刚到家。“爸,怎么那么晚才到啊?路上换了几次车?淋着雨了吗?……”我忙不迭地问。父亲答:“没有,我买了伞呢。”我才如释重负地舒口气,话筒内却隐约传出母亲喊父亲的声音:“老头子,你在干什么呢?还不快把湿衣服换下来,把湿头发擦一擦!”声音听着远而弱,母亲想必在盥洗间。母亲的手中,此刻或许正拿着一条干毛巾吧。

 ⑩“爸——”我哽咽了,泪水重又凝结在眼。 

(本文有改动)

1.请从“父亲”的角度,简要概括围绕“伞”所发生的故事。(2分)

2.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3.文中哪些地方为父亲会淋雨埋了伏笔?(用原文回答)(2分)

4.根据提示,体味语句。(4分)

(1)风中传来一阵咳,仿佛一枚细细的针尖刺着我的神经。(说说句子的含义)

                                                                              

(2)我的心如窗外的风雨,冰凉又飘摇不定。(说说比喻的妙处)

                                                                              

5. 仔细揣摩“我哽咽了,泪水重又凝结在眼”这句话,写出“我”当时的心理。(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