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科普短文《天宫一号》,完成小题。(10分) ① 2011年9月29日21时1...

阅读科普短文《天宫一号》,完成小题。(10分)

①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 在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被问及为何给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命名为“天宫”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王菡表示,人们把住得最舒服的地方叫做宫殿,而将空间实验室命名为“天宫”,则是希望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与宫殿一样舒适。天宫一号的名字还让人联想起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

③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采用两舱组成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本体分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密封的前锥段和圆柱段为航天员短期驻留提供在轨生活工作空间,可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后部非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设备;在前锥段前部还装有空间交会对接设备。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外部安置太阳翼,用于提供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

④ 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作为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验证天地往返运输飞船的性能和功能;突破航天员中期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再生式生保和货运飞船补加等关键技术,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安全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

⑤ 天宫一号在寿命、对接口等方面不同于其他空间站。首先,试验性空间站在轨寿命通常低于5年,而其他空间站可达5至10年,或者更长。其次,试验性空间站的规模较小,对接口也少,没有扩展能力。而其他空间站至少有2个对接口,能同时对接载人运输器、货物运输器或专用实验舱。三是试验性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较短,一般是几十天。而其他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次在轨时间大多为百天以上。

⑥ 天宫一号与国外试验性空间站在功能和用途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质量较小,约为8吨,而国外试验性空间站都为20吨级以上,因此称其为简易“空间实验室”更加合适。

1.选文第②—⑤段依次从哪四个方面介绍了天宫一号?(4分)

2.第⑤段中划线的“通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 分)

3.第⑤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命名由来、组成结构、主要任务、技术特点(与其他空间站的区别)(4分) 2.不能去掉,“通常”表示一般情况,不排除有特殊情况,试验性空间站在轨寿命有可能超过五年。(2分) 3.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我国的天宫一号试验性空间站与其他空间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4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可以尝试给②—⑤段划分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表态+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注:不解释“通常”不扣分,但建议在教学中要求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释。)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胡忠伟《读书贵有疑》一文,完成小题。(10分)

①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儿时向老师质疑:“胡不窄小其制反宽大其形,是何以故?”老师默然不答,李渔颇感失望。直到远游塞外,才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塞外天寒地冻,这种服装是日当蓝衫夜当被的。

  ②这应是“学贵疑”的很好的事例了。读书做学问,难免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处,自古以来,人们就很赞赏提出疑问的精神,认为“会读书,当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怕的不是有疑难,而是终日读书没有疑问——书上说什么就信什么,是不会有进步的;书上说什么,不懂装懂,更是难有出息的。

  ③有疑难就会想方设法去破疑释疑。学问学问,当然是既“学”且“问”的。“问”是钻研,是“学”的深化;只“学”不问,容易埋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昏庸里。“问”是知识长进的一种方式,无所谓“羞耻”之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惑而不从师,终为惑矣”。

  ④惑能从师,固然是好事,但做学问终须自己动手动脑,才有所得,否则我们便与留声机无异了。进一步说,读书做学问,不能只当翻译家,而当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这就是善于思考,思考才能有所启发,有所得。“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是谓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心悟,守旧无功”,都是经验之谈。思考可以明智,可以捷才。更进一步说,读书做学问有一个知识转化的问题在里头,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学问,才能集大成,成一家之言。

⑤古人读书尚疑贵思,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在这个浩瀚的世界中,一定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还未能了解的,思考与质疑的脚步一刻都不能停滞。那种食而不化,只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潇洒是潇洒,只怕未必能于学问有所长进。

1.请分析文章开头引述李渔故事的作用。(3分)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作者认为:“善于思考,思考才能有所启发,有所得。”请你先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来论证这个观点,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华)歆少以高行显名。汉室方乱,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孙策略①有扬州,盛兵徇豫章②,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歆曰:“无然。”策稍进,复白③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自来,何遽避之?”有顷,门下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谈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息而心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注》)

注释:①略:夺取,攻取。  ②豫章:南昌。 ③白:告诉。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遇一丈夫独行 (         )          ②盛兵豫章(           )

③ 众乃大之  (         )             ④ 受之(          )

(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歆少以高行显名”中“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   )

A.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B.不物喜

C.何

D.为妙绝

2.用“ /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2处)。(2分)

乃 与 郑 泰 等 六 七 人 避 世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

(2)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结合选文,说说华歆的“高行”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唐朝诗人王维的《观猎》一诗,完成小题。(6分)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1.诗歌中表达出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的诗句是:                                 

2.赏析“风劲角弓鸣”中的“劲”“鸣”的妙处。(2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2分)

 

查看答案

专题和综合实践活动。(9分)

手抄报是同学们展示才华,彰显个性的舞台。你班的文学兴趣小组现在邀请你编辑一期以“叶”为主题的文学手抄报,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

1.【栏目设置】请你为手抄报设置两个符合主题又灵动活泼的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本题中涉及到的不能用)(2分)

                         、                     

2.【古诗积累】为便于同学们阅读积累,请你为手抄报推荐一组(至少两句)与叶相关的诗句,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3分)

推荐诗句:                    ,              

推荐理由:                                                                  

3.【我谈看法】手抄报中拟设置“叶,你我谈”栏目,该栏目中开辟了一个小论坛,本期论坛的话题是:有同学认为,树叶不值得一提,只能作为红花的映衬罢了,没什么其他用处。请你以口语交际的形式与这位同学交流看法。(4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1.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                  。(2分)

2.“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藏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 这段说的是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谁?(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