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蒋光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完成小题。 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

阅读蒋光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完成小题。

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钱财,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十、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当初他每写完一章,就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⑧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本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2分)

2.选文叙述谈迁和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 分)

3.如果李强同学常抱怨身不逢时,命运不好,请结合本文的内容,以朋友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4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1.面对厄运,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取得成功。(或“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3 分) 2.叙述事例,引出论题和论点(2 分)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观点(2 分)。 3.略 【解析】 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引用的作用。议论文运用引用的作用一般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3.本题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称呼得体1分,引用选文观点、内容劝解(2分),语言连贯,表达清楚(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弘文的《打雷时你敢打手机吗?》一文,完成小题。

①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却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使用手机,却没有被雷电击中?有多少人打雷时没有使用手机,也没被雷电击中?

②手机内有各种电子元件,包括可以接受无线电波的天线,它们都是金属导体,雷电叔叔会放过它们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手机又称无线电话,与雷电一样,都有“电”字,人们不由得担心它们两个会有关联。面对雷公的咆哮,媒体常常会给出雷雨天防范雷电的“指南”“贴士”“备忘”,其中常见的一条就是:下雨打雷的时候一定不要用手机接听电话,最好关闭手机。但手机真的会引来雷电吗?

③其实,手机里的这些电子元件都非常微小,手机内的电路依靠电池来驱动,接收的是微弱的无线电波,电路中产生比较小的工作电流。手机使用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只有雷电电场强度的几十万分之一,不会引起雷电的注意。此外,手中握着几厘米长的手机也不会让使用者的高度增高,不会像避雷针吸引雷那样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④有人认为手机会主动“勾引”雷电,理由是手机使用的电磁波会让空气发生电离,增加空气的导电性。事实上,这种事并不会发生。刚才已经说过,手机的无线电波能量太低,其电磁波波段也不具备影响空气导电性的能力。一般来说,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电离作用就越强。频率很高的宇宙射线对空气有很强的电离作用,太阳紫外线也可以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而比紫外线频率略低的可见光就做不到这一点了。手机无线电波的频率更低,显然更加无法使空气电离。

⑤面对媒体关于“手机与雷电亲密接触”的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专家曾公开表示,手机和小金属物体都不会吸引雷电,人们在打手机时被雷电击中只是因为他们在错误的时间站在了错误的地点。

⑥不过,对于有线电话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在打雷时接听有线电话的确会增加雷击风险。电话线将室外与室内连接到一起,室外的物体与室内相比更容易被击中。如果电信设备或者周围的物体被雷电击中,确实有可能危及电话的使用者。这样说来,在雷电天气,不使用固定电话而使用手机通话,反而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1.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更”和“更加”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2.⑤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3.如果说雷雨天可以打手机,请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 分)

 

查看答案

阅读《齐王筑城》一文,完成小题。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 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意思。(4 分)

苦支备(         )       ②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

③今大雪(         )       ④臣之(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望天而歌

A.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B.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百  姓 不 知 享 永 逸 者 当 在 何 人 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5.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查看答案

阅读欧阳修的《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完成小题。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①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正在南方去的路上(南征),写了这首诗。②赊,遥远。③槎(chá),植物。

1.诗中表现“早”春气息的景物有哪些?(2分)

2.以乐景写哀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请结合本诗作分析。(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班级开展“我爱汉字”的主题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1.【课内学习】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从“梦”、“沙”中任选一个汉字“趣解”。(2 分,不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悟:做事之前先用心思考,“吾”(我)就不会糊涂。

汉字:         趣【解析】
                                               

2.【课外实践】某同学在读报时,发现下面一段话中,在汉字书写和词语使用上各有一处错误:(6分)

居里夫人是绝无仅有的两次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另外美国物理学家巴丁、美国化学家鲍林、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也曾经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厉了很多人。

这位同学读后致信相关报纸,指出错误,并陈述理由,要求更正。这位同学指出的错误是:

汉字:          应更正为          ,理由                             

词语:          应更正为          ,理由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                       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十篇回忆散文,

其中                  一篇,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2分)

2.《水浒传》中有一段文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①这段文字是《水浒传》“                           ”中的一段描述(1分)

②《水浒传》中的李逵和鲁智深性格相近,但又有差异,请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