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延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3分)

(1)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       

(3)得为范公党人: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予尝古仁人之心    安其能千里也

B.不物喜                     光先帝遗德

C.质何敢之                  先达德隆

D.者为之缩颈                 鸡犬相

3.请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句子。(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5.细读选文,回答问题。(4分)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志向?(1分)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并请说明理由。(3分)

 

1.(1)或许  (2)归依  (3)如查(假如) 2.D 3.(1)在朝廷做高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做官就为他的国君担忧。(2)王质独自带(抱)病在京城(国都、首都)门外为他(范仲淹)饯行(设宴送别)。(大意正确即可,重要词语要翻译准确) 4.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5.(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心忧天下)的远大志向。 (2)王质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1分)。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纠治朋党,众人对范避之唯恐不及,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1分)。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相提并论为荣(1分)。(意近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项中的求的意思分别为“探求”“要求”,B项中的以德意思分别为“因为”“用来”,C项中的望的意思分别为“看望”“声望”。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4.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甲文中结合“范仲淹”的描写来谈他的志向即可,乙文中结合“王质”的描写来谈是否和范仲淹志同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7分)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这是两首送别诗。其中“五津”和 “五溪”在这两首诗中具有怎样相同的作用?(3分)

2.比较这两首诗在表现作者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4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7分)

学校学生会正在筹办一次以“赞美华夏文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筹办过程中你要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活动主持人准备用的开场词。主持人请你在横线位置帮他写出排比句

的最后一句。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归”的九曲黄河;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我爱这些被诗文歌咏的景致,但我更爱诗文所表达的情怀。我从诗文中学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献身精神;学到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学到了                 。朋友:就让我们一起启程,踏上欣赏华夏文化的快乐之旅吧。

2.下面文字是老师准备向学生讲的一段话,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3分)

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恰当自如地运用它,但前提是要积累一定的数量。分类整理是积累的有效方法。分类整理标准多样,比如把关于表现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念亲等主题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表达哀怨忧愁、欣喜欢快、离愁别恨等情感的诗句分别归纳为一类,把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描绘流水、落花、杨柳、荷花等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通过这样的积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中就会意到笔随,左右逢源。

3.下面是主持人要用的结束语,开头选哪一句领起下文众说纷纭,请你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填入文段横线处。(2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有孔孟老庄滋育华夏;唐朝宋代,诗人词家,浩繁如星辰,有李杜苏辛光耀神州;明清之时,小说大成,精彩似锦绣,有罗施吴曹扮靓文坛。美哉,中华文化!壮哉,华夏文明!

A.古往今来,骚人墨客留其名

B.历史匆匆,帝王将相今何在

C.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为人类奔涌的诗情而赞叹

D.追寻中国文化史的足迹,我们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4分)

1.“他装出很有自信能找到搜寻的人或者找到出洞的路的样子,然后,他手拿着风筝线,手脚并用地在一条通道里往前爬,饥饿使他备受煎熬,而大限将临的预感则使他心如刀割。”文中的“他”指的是谁?请揣摩一下他此刻的内心世界。(2分)

2.下列对名著中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

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含《猫·狗·鼠》《二十四孝图》《五

猖会》等,共十篇。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刻画了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以后,通过写作实

现人生价值。   

D.《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

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的小房子里。          。独守这精美的小屋和这古老而又新颖的筒车,我无法不静坐如莲。

①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   ②小房子的侧边安置着一架同样是金色的筒车

③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和温暖  ④小房子是金色的

A.④③②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30字以内)(2分)

我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20字以内)( 2分 )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