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 。(《史记》) 2. ,在水一方。(《诗经》《...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                 。(《史记》)

2.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

7.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秋,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近乎是萧索、凄凉的代名词,抒写了无尽的悲秋之情。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听,“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但刘禹锡却一扫悲秋之气,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豪迈之歌。

 

1.下自成蹊    2.所谓伊人    3.千里莺啼绿映红    4.老骥伏枥 5.欲渡黄河冰塞川    6.屋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8.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高斋闻雁来我言秋日胜春朝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写作(60分)

以“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③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不提抄袭试卷中的材料或他人作品。

 

查看答案

阅读冯骥才《雕花烟斗》,完成后面题目。(19分)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C)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有删改)

1.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写出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4分)

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①        →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②    

好处:                                                                                             

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3分)

3.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4分)

4.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4分)

5.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段奇清),完成下面题目。(13分)

①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 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②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③ 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④ 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绞带,玉树临风。

⑤ 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⑥ 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萃姑且不说,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⑦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⑧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1.第①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3.从结构上看,③ ④ ⑤ ⑥ 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3 分)

4.读完全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题目。(16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为归?

[乙] 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  

(3)朝廷治朋党                    (4)得为范公党人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予尝古仁人之心      安其能千里也      B.不物喜     光先帝遗德

C.质何敢之            先达德隆尊        D.者为之缩颈      鸡犬相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5.细读选文,回答问题。(4分)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志向?(1分)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并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7分)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从炼字的角度,从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赏析。(3分)

2.两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