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

名著阅读。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_______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

3.主人公后来为什么要离开小人国?请简述情节内容。(2分)

 

1.英  《格列佛游记》 2.格列佛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敌国(不来夫斯特帝国)。 3.一次,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加上海军大臣嫉妒他的功劳,财政大臣又怀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于是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并把他的双眼剌瞎。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离小人国。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为“网络水军”下定义,不超过50字。(2分)

“网络水军”大都是隐藏身份的网民,大都“穿马甲”和雇佣者交易,其活动难以掌控。版主把主帖发出去后,获得广大“网民”的注意,进而营造出一个话题事件,所有网络公关公司都必须雇用大批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人员来为客户发帖回帖造势。2011年1月30号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谨防民意制造者利用网络推手误导舆论”的署名文章,批评“网络水军”制造“民意病毒”,指出“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挟健康民意,不仅伤害广大网民的感情,也损害网络民意表达的健康肌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D.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在夏夜静谧的田野里,每个角落里都传出昆虫的歌唱。莹火虫在星光中跳着舞蹈,金钟儿的歌喉如同月光一般的qīng  cuì(      ),蟋蟀的歌声不太动听,但充满了热情,还有无数不知名的昆虫在吟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无边无际,huì jù(      )成了歌唱的海洋。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qīng  cuì__________         huì jù__________

2.概括注释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成语。(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1分)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宁静夏夜的赞美。(1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桃李不言,                 。(《史记》)

2.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4.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土地平旷,                                   。(陶渊明《桃花源记》)

7.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秋,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近乎是萧索、凄凉的代名词,抒写了无尽的悲秋之情。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听,“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但刘禹锡却一扫悲秋之气,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豪迈之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