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纸质媒体有很多优点:一是反射低,视觉感舒适;二是亮度高;三是反差大,分辨率高,看每一个字都特别清楚;四是视角广。另外,图文印刷后有永久性,印刷上去之后不再耗电和油墨。最后一点是纸质媒体轻便,可卷曲。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纸质媒体暴露出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的缺点。但人们仍然习惯于纸质阅读,主要是人类遗留下来的习惯。

②目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进行阅读,但是,从阅读是否舒适的角度看,液晶显示屏和纸张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液晶显示屏必须得有背景灯,长时间阅读会导致眼睛疲劳;而电子书阅读器通常采用反射式液晶屏,反差程度较低,亮度也不是很好。

③电子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电子纸利用电泳显示技术原理发明而成。在电场的作用下,黑白两种不同的颗粒不停运动,当白色的颗粒上升到上表面时,所有的环境光照射到上表面被完全反射,这样就形成了白色的状态,也就是纸的状态;当交换电极后,两种颜色的颗粒会交换位置,这样白色的颗粒就可以到下面去了,黑色的颗粒就到上面,光被黑色的颗粒全部吸收,结果就导致黑色,也就形成了黑白显示。另外,在上表面也可以有混合的状态,两种不同的颗粒成比例的混合,这样可以形成黑白及有灰度层次的不同颜色。

目前的电子纸已经能够做出与传统纸张相近的薄厚及外观,有着与印刷品一样的质感,并且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亮度和分辨率较高,可在自然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视角广,可从各个角度阅读;重量小,便于携带,适合移动阅读等。

⑤电子纸还有传统纸张不具备的优点:其呈现的内容不固定,它能随意存取、多次使用大量阅读材料,且便于检索。在电子纸上多次写入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手直接写入,另一种是用复制的方法(包括网络下载)来刷新内容。只要你随身携带电子纸,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下载各种信息。此外,电子纸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这种新技术也会带来很多有益的社会影响。例如,大大降低传统纸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大大减少发行和运输的费用等。

⑥虽然有上述很多优点,但目前电子纸还不完善:一是电子纸不能显示彩色内容;二是不能弯曲、折叠;三是其内容资源比较贫乏,需要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并实现版权保护,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1.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选文第③段划线的“上述问题”指的是哪些问题?请分别概括回答。(2分)

3.选文第④段中划线词“目前”不能删去,请你说明理由。(3分)

4.选文第⑥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1.作比较;(1分) 突出电子书阅读器的不足之处,从而引出下文对电子纸的介绍。(2分) 2.①纸质媒体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②使用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阅读时不舒适。(各1分,共2分) 3. “目前”是指当前、现在,在语句中起限制作用;(1分)表明“电子纸已经能够做出与传统纸张相近的薄厚及外观,有着与印刷品一样的质感,并且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的结论反映的是作者写本文时的事实(1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4.不能;(1分)这一段客观地指出了电子纸的不完善之处,同时展望未来,呼吁各方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1分);这既是求实的表现,也使说明的内容更全面。(1分) 【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2.本题考查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结合文章中第三段的描写来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表态+解释+分析+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 4.本题考查段落能否去掉的能力。结合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能否去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如外人      悉:              (2)便还家   要:           

(3)伯鲁不能其词 举:         (4)出袖中而奏之 诸:             

3.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二简舅家见之

B.授二子于是简子无恤为贤

C.问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愠

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①[乙]文中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②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2.请选一角度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简要赏析。(2分)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题

2012年中考体育考试已经落下帷幕,6月战斗的号角吹得更响。九(1)班准备举行一次以“决胜中考,冲刺一中”为主题的班会,来激发同学们的爱校热情,鼓舞同学们的昂扬斗志。

1.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围绕主题为这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3分)

2.班级要出一期以“一中,我爱你”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围绕主题拟两个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2分)

栏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鼓舞同学们携手共进、继续在一中校园中学习、成长,班长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2分)

上联:忆往昔稚气未脱相聚毓龙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_______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

3.主人公后来为什么要离开小人国?请简述情节内容。(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为“网络水军”下定义,不超过50字。(2分)

“网络水军”大都是隐藏身份的网民,大都“穿马甲”和雇佣者交易,其活动难以掌控。版主把主帖发出去后,获得广大“网民”的注意,进而营造出一个话题事件,所有网络公关公司都必须雇用大批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人员来为客户发帖回帖造势。2011年1月30号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谨防民意制造者利用网络推手误导舆论”的署名文章,批评“网络水军”制造“民意病毒”,指出“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挟健康民意,不仅伤害广大网民的感情,也损害网络民意表达的健康肌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