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5分) 1.“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副对联写的是《西游记...

名著阅读。(5分)

1.“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副对联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是哪一件事情使得他虽“名注齐天”了,但“意”却“未宁”的?(2分)

2.《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脍炙人口。请联系相关情节,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达粗中有细的特点。 (3分)

 

1.孙悟空(1分)王母娘娘准备在瑶池中做蟠桃胜会,邀请了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但没有邀请孙悟空。(1分) 2.为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离开,鲁达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阻止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引郑屠先动手,并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之举。不慎失手打死郑屠后,他随机应变,称其诈死,而后安然脱身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3分,答出1点得1分) 【解析】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对中国的四大名著考点要格外重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郦道元《三峡》)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             《游山西村》)

3.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路难》)

4.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            》)

5.                  ,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6.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八则)

7.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

8.登斯楼也,则有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采莲曲》前两句写芙蓉与人,相互映照,难以分辩,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溶为一体。后两句写的是“闻歌”方知“有人”的刹那间所产生的闻歌神弛的情状。但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采莲少女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观望着驻立凝望时那变幻莫测的怅惘与惊奇,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错别字

 

 

 

 

正确字

 

 

 

 

 

查看答案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yōu)扬  ②    (jiàn)赏  ③海市    (shèn)楼  ④根深    (dì)固

 

查看答案

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①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整个身心立刻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种异样温暖甜醉的感觉里。

②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挺凉,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从麦茬里裸露出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的肤色;所有树林都在炎夏的竞争中把自己的精力膨胀到头,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一只鸟儿随着一阵轻扬的小提琴旋律腾空飞起,它把我引向无穷纯净的天空。任何情绪一入天空便化作一片博大的安寂。这愈看愈大的天空有如伟大哲人恢宏的头颅,白云是他的思想。有时风云交汇,会闪出一道智慧的灵光,响起一句警示世人的哲理。此时,哲人也累了,沉浸在秋天的松弛里。它高远,平和,神秘无限。大大小小、松松散散的云彩是他思想的片断,而片断才是最美的,无论思想还是情感……这千形万状精美的片断伴同空灵的音响,在我眼前流过,还在阳光里洁白耀眼。那乘着小提琴旋律的鸟儿一直钻向云天,愈高愈小,最后变成一个极小的黑点儿,忽然“噗”地扎入一个巨大、蓬松、发亮的云团……

③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在弦乐的烘托中,我心底渐渐浮起一张又静又美的脸。我曾经用吻像画家用笔那样勾勒过这张脸:轮廓、眉毛、眼睛、嘴唇……这样的勾画异常奇妙,无形却深刻地记住。你嘴角的小涡、颤动的睫毛、鼓脑门和尖俏下巴上那极小而光洁的平面。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④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即使一湾河水强烈的反光,也清冷,也刺目,也凄凉。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秋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篱笆后一朵迟开的小葵花,像你告别时在人群中的最后一次招手,跟着被轰隆隆前奔的列车见到后边……春的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都消匿而去,无可挽回。不管它曾经怎样辉煌,怎样骄傲,怎样光芒四射,怎样自豪地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毕竟过往不复。人生是一次性的,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谁能把昨天和前天追回来,哪怕再经受一次痛苦的诀别也是幸福,还有那做过许多傻事的童年,年轻的母亲和初恋的梦,都与这老了的秋天去之遥远了。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钢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缘故,心境陡然一变,刚刚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

⑥它不过是在寒飙来临之前秋天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远远山坡上,坟茔,在夕照里像一堆火,神奇又神秘,它那里是埋葬的一具尸体或一个孤魂?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了另一个生命后离去,什么叫做死亡?死亡,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为了再生而奉献自己的伟大的死亡啊……

⑦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秋天的音乐》节选冯骥才)

1.请简要概括文章描写了秋景哪些特点?(4分)

2.认真阅读第④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写一棵垂死的老树?(2分)

3.第⑤自然段中加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4.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

(1)作者为什么说:“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2)如何理解“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

5.作者在聆听“秋天的音乐” 中,传达了哪些感受?(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