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A.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
|
B.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躲藏到大海深处。 |
|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
D.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
|
B.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
|
C.沪昆铁路横穿高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不久的将来,高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
|
D.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A.怡然自得恍然大悟亘古不变(gèn)随声附和(hé) |
|
B.顾名思义锋芒必露毛骨悚然(sǒng)水泄不通(xiè) |
|
C.走头无路迫不急待刚正不阿(ē)扣人心弦(xián) |
|
D.心无旁鹜锲而不舍鲜为人知(xiǎn)觥筹交错(gōng)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他,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 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综合性学习(6分)
“十二五”开局之年,“幸福”一词走红大江南北,“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国”的话题温暖人心。学校开展了“幸福指数调查”的实践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受。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按照常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应该上升才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很有钱,却不快乐;有人居无定所,但照样幸福。从某种程度上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材料二】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日前对全国发展水平不一的24个城市48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19个因素之中,位居前列的依次为家庭和谐、健康、子女教育、经济收入、医疗服务和环境质量。
【材料三】
|
不同人群 |
幸福观 |
|
科学家 |
幸福=个性+需求+生存状况 |
|
农民 |
幸福=五谷丰登 |
|
教师 |
幸福=桃李满天下 |
1.根据影响百姓“幸福感”的诸多因素,从个人和政府两个角度就如何提高百姓“幸福感”各提两条具体建议。(4分)
给个人的建议:
给政府的建议:
2.作为学生,你的幸福观是什么?请简述理由。(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读书与创造力
①“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51.7%。
②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评论,担忧者有之,思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宽谅者也不乏其人。阅读率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
③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
④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这一点,大多数新媒体都不具有。比如DVD一放,就按照既定的速度走,信息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即使你可以按各种后退、重复、慢动作的键,但根本不可能像读书那样进退自如。这样的信息传送,常常是灌输式的,不具有阅读中的对话性。
⑤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可以建立个人的关系。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也感到四周有人。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其他受众的影响。
⑥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读经。读经大概是我们近年来罕见的读书运动了。但读经是背书,把读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学童要跟着记忆和琅琅读书声不停地往前走,就像跟着录音机走一样,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这和阅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⑦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我们目前的不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活动。这对以保住自己的工作为满足的部分白领,当然是多余的。
⑧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GOOGLE的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目前美国30%的劳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企业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
⑨中国人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
1.文章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3.说说第⑦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代的内容。(2分)
4.第⑧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3分)
5.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了本文,请你拟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宣传语。(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