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思乡之情。
6.在你交往的同学中,许多人都是优缺点共存的,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缺点?《<论语>十则》中的“ , ”给了我们正确的回答。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人可以选择居地, 没法选择生命之源,即使这里有许多你无法忍受的东西,即使这块土地被太多的人口和灾难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你没法重新选择父辈,他们的脸上 着你的容貌,身上 出你熟悉的气息。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处隐伏和流动着你的中文,你的心灵之血。 你曾经用这种语言说过最动情的心事,最欢乐和最心酸的体验,最聪明和最幼稚的见解,你就再也不可能与它分离。
|
A.因为隐藏流露只有 |
B.因为刻画流露如果 |
|
C.但是刻画散发只有 |
D.但是隐藏散发如果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diàn) ⑴ 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zhàn) ⑵ 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shuò) ⑶ 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kēng) ⑷ 锵的鼓声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题目:因为有你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狄梁公与娄师德(11分)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 ( )
(2)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 )
(3)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
(4)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
3.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短文是如何刻画娄师德形象的?(4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3分)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2.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
C.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事例。(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