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鸡声茅店月,( )。
2.(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3.( )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的是( ),( )。
5.古人留下了不少写“愁”的名句,其中写出愁之深重的诗句有( ),( );写出愁之绵长的诗句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达 。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 cǎi (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qiān xǐ( ) jīng cǎi( )
2.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达 。
3.使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3分)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作文(共65分,其中卷面分5分)
是是非非的课堂带给你的是失落还是自豪呢?轰轰烈烈的地震带给你的是沉痛还是坚强?平平淡淡的生活带给你的是激动还是无聊?让我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用笔去抒写心灵吧。请以“为了心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填写完整;2、贴近生活,言之有物;3、不少于600字;4、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5、选择合适文体,诗歌除外。
阅读文言文《约法三章》,完成下面题目。(12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5),偶语者弃市(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7)。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 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2) 沛公:即汉高祖刘邦。霸上;古地名。(3)组:绳索。(4)怀王:即楚怀王。(5)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6)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7) 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8) 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4分)
(1)诸将或言诛秦王 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 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两处)。(2分)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文。(2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分)
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2分)
阅读白居易的《暮江吟①》,完成题目。(4分)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
1. 请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2分)
2.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