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把下面的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内,请注意布局。(3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请把下面的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内,请注意布局。(3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略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书写汉字时“规范、公整、准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               令我                     

要求:(1)把题补充完整。如“她令我感动”“那一刻令我难忘”等等;

(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查看答案

窃糟(12分)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有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之,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释]1道理:指宋元道学、理学。2驾:驾驭、统摄。 3方:酒方。 4仕:做官。

1.下面一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3分)

昔 者 鲁 人 不 能 酒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鲁 人 求 其 方 弗 得。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A.酒家()

B.以鲁酒之()

C.而饮之()

D.今子以佛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4.本文讽刺了什么样的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臣本布衣(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咨臣当世之事(        ) 尔来二十一年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语句填空。(3分)

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在他“躬耕于南阳”,就“                   ”。为报知遇之恩,诸葛亮在“后值倾覆”时“                  ”。由于诸葛亮做事谨慎,所以刘备在驾崩时“                     ”。刘备和蜀国的崛起与诸葛亮息息相关。

4.《出师表》以情意切切使其文学价值厚重。请你仔细体会,谈谈全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2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查看答案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3分)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            世界。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                                             

2.(5分)第③段中作者列举了一系列事例所论证的观点是                                       第④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   论据,这两句话所论证的观点是                                      

3.根据全文内容,具体说说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