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0分) 月 光 手 帕 鲍尔吉·原野 很多年以前...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0分)

月 光 手 帕

鲍尔吉·原野

很多年以前,我在医院为父亲陪床。病人睡熟之后,陪床的人并没有床可睡。时间已在后半夜,我散步在一楼和三楼的楼梯间。这时的医院没什么走动了,几个乡下人披着棉袄蹲在楼梯口吸烟。偶尔,有系着口罩的护士手执葡萄糖瓶轻盈往来。

我下到一楼,又拾阶上楼,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小姑娘,约摸是个中学生,行走间蹲下,拣一样东西,旋又走开了,回头瞅我一眼。她走开后,地上一个薄白之物仍放着,像一个手帕。

我走近看,这不是手帕,而是一小片月光摊在楼梯上。为什么是一小片呢?原来是从被钉死的落地长窗斜照进来的,只有一方手帕大的小窗未钉死。子夜之时,下弦月已踱到西天。这一片月光射入,在昏黄的楼道灯光下,弥足珍贵。

小姑娘误以为这是奶白色的手帕,她弯腰时,手指触到冰凉的水泥地上便缩回了。她瞅了我一眼,也许是怕笑话。

我不会笑她,这一举动里充满生机。小姑娘也是一个病人的家属,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忍受怎样的煎熬。但她是这么敏感,心里盛着美,不然不会把月光误作手帕。

在她发现这块“月光手帕”前,我已将楼梯走了几遍,对周遭懵然无动于衷。正是因为她弯腰,才诱使我把这一小片月色看成是手帕,或者像手帕。但我感伤于自己没有她那样的空灵,走过来也不会弯下腰去。因为一双磨炼得很俗的眼睛极易发现月光的破绽,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悦。

许多年过去了,我对此事有了新的想法。多么喜欢她把这块“手帕”拣起来,抖一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替月光遗憾,它辜负了小姑娘轻巧的半蹲拣手帕的样子。

(选自《掌心化雪》,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1.“我不会嘲笑她,这一举一动里充满生机。”为什么说这一举一动里充满了生机?(2分)

2.品析下列句子:(2分)

约摸是个中学生,行走间蹲下,拣一样东西,旋又走开了,回头瞅我一眼。

3.如何理解“因为一双磨炼得很俗的眼睛极易发现月光的破绽,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悦。”这句话的含义?(3分)

4.文章结尾说:“许多年过去了,我对此事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想法指什么?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1.因为她敏感,心里装着美,所以才注意一切美丽的事物,无论它多么微小。(1分)她的举动充满童趣,充满了孩子般纯净的好奇和喜乐。(1分) 2.动作描写,形象写出小姑娘当时看到月光时好奇的表现,突出了她的天真可爱。 3.(3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随着岁月的增加,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们,往往变得有些世俗,一些小小破绽是不会逃脱我们的“火眼金睛”的,殊不知在我们自以为世、洋洋自得时,我们已经错过生活中很多的美,失去了一次次享受美的愉悦的机会。(2分)作者通过这一句话,来深刻的反衬小姑娘的单纯与灵动,这是作者所缺乏的,也是作者所羡慕的。(1分) 4.“新的想法”指的是后文“多么喜欢她把这块“手帕”拣起来,抖一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替月光遗憾,它辜负了小姑娘轻巧的半蹲拣手帕的样子。(1分)其中包含了作者的祝愿,祝愿人生美好的愿望都能实现,哪怕是捡起地上的一块月光手帕。在此之前,作者的想法更多的是赞美对美的敏感,“新的想法”使文章的内涵又深了一层。(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语句含义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对小女孩的描写以及我的想法来分析即可。 2.本题考查品析文中精彩语句的能力。品析时的一般方法:方法+效果+情感,分析效果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语句含义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主旨即可。 4.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以及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新的想法”来分析作者的情怀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8分)

1.佳木而繁阴(    )

2.去怀乡(    )

3.折蛇行(      )

4.箪瓢屡空,晏如也(    )

5.色愈恭,礼愈(   )

6.时时而进 (   )

7.吾妻之我者(      )

8.宫妇左右莫不王(      )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

“虎妈”热度渐退,“狼爸”热度正高,“羊爸”又紧随其后。他们的孩子或考上北大或成为硕士研究生。一时间究竟是选择“羊爸”还是“狼爸”式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初三(1)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会。假如你是策划人之一,请你按要求完成如下任务。

1.依据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你简要介绍“狼爸”和“羊爸”不同的教育方式。(4分)

【材料一】

“狼爸”萧百佑坚信“棍棒底下出才子”。每当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须要接受鸡毛掸子的“惩罚”。但是,打之前要把道理讲清楚,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打得孩子心服口服。打不是目的,是要通过打让孩子接受好的规矩,形成好的习惯,所以打只是辅助手段,要把握合适的尺度。

【材料二】

“羊爸”崔福兴充分认识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孩子学习非常重要。为此,他家里的电视两年多没有开过;每天下班做完家务,他就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学习;他和妻子还结成了高度统一的“联盟”——绝不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表现出任何分歧。他说:“让爱永远驻我家。”他教育成功的关键就是用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良好的学习环境。

【材料三】

“羊爸”赖秋芳一向主张开放式教育,意在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意识。他从不会规定孩子今天必须做完这个,明天必须完成那个。他一般会把一项作业布置给孩子,要求孩子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可能是一个星期也可能更久。孩子做完后必须自己检查错误,然后自行订正,他会定期抽查。

答:“狼爸”教育方式:                                                                  

“羊爸”教育方式:                                                         

2.“狼爸”“羊爸”各有支持者,请问你更支持哪种教育方式,并说明理由。(2分)

3.小王的爸爸赞同“狼爸”的教育方式,小王的妈妈又采用“羊爸”的教育方式,小王无所适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请你根据材料四,来劝劝小王的爸爸妈妈。(2分)

【材料四】

专家表示:教育是双向的,每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它的教育效果是由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决定的。“狼爸”、“羊爸”的教育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他们的教育方式目前来看是成功的,但是不见得适合其他的孩子。所以家长在选择教育方式时需谨慎。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人物、相关情节、作者、作品。

1.关键词:多愁善感 寄人篱下  潇湘馆

人物:                     作品:《                  

相关情节:                                                

2.关键词: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     苦难和坎坷一生

作者:                        作品:《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8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乙亥杂诗》)

3.宁为百夫长,                 。(杨迥《从军行》)

4.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查看答案

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改后意思不变。(4分)

1.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监管和查处瘦肉精的责任。(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改为被动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