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A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A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B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被当地部落人及汉人所佩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获)。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曰:“公天助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

《七擒孟获》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6分)

(1)夜忧叹 (     )  (2)深入不(      ) (3)至于斟酌益(    )

(4)向者不知虚实(      ) (5)纵使战(      ) (6)获止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3.A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断诸葛亮写《出师表》与七擒孟获哪件发生得更早些?(2分)

4.结合A、B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1)早上;(2)长草(的地方);(3)除去 (4)早先,原先 (5)再,又;(6)离开 2.(1)先帝了解我处事把握有度,所以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2)现在承蒙你让我观看了军营的部署,如果只是如此,我一定可以轻易打败你们。 3.“南方已定”指诸葛亮七擒七获孟获,使“南人不复反”。七擒孟获发生在前。 4.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知恩图报,心胸宽阔,有远见卓识的人。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3.本题考查对三国历史的认知能力。结合三国的历史来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来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苦痛者的天籁(17分)

  ⑴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一进院门,她就喊我:快来,取盆,拿鱼。我有点讨厌父亲,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父亲偏偏喜欢蔡婆的鱼呢?

  ⑵有一次,我问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我的鱼,天天晚上敲我的门。

  ⑶父亲真没出息。

  ④父亲在镇上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但父亲很少上白班。父亲说,他胆大,不怕走夜路。我不相信父亲的话。其实,父亲是想多挣些钱。上夜班,一个月多挣100多块钱呢。

  ⑸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的要走半天。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⑹父亲说,蔡婆不容易。蔡婆的丈夫是个跑买卖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闹着要和蔡婆离婚,蔡婆死活不同意。结果她的丈夫就跑了,临走的时候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只剩下蔡婆以及三个孩子。

   ⑺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凭着年轻时养过几年鱼,便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

  ⑻笃--,笃笃--,舅奶,睡了没有?蔡婆是父亲的舅奶,父亲一直这么喊她。

  ⑼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还没睡。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听到屋里的蔡婆在睡梦中含混地应了,父亲才走。

  ⑽我问父亲,为什么去敲蔡婆的门,是想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父亲依旧每晚去敲蔡婆的门,蔡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

  ⑾后来,我大学毕业了,父亲退了休,蔡婆也不养鱼了。生活不错的儿女们,把她接到了城里,让她安享清福。有一次,我和父亲谈起了蔡婆,谈起了那些年的事。

  ⑿父亲突然叹了口气,说,其实啊,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⒀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时候,难产死的。你爷爷受不了这个打击,想不开,几次想寻短见,随你奶奶而去。村里有个叫杨有贵的人,和你爷爷岁数差不多,就经常来劝他,说,你还有几个孩子呢,就是为了孩子们,你也得活下去。

  ⒁但你爷爷还是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那一段日子,每天晚上,杨有贵都要来咱家坐坐,或者与你爷爷拉家常,或者聊东说西,有一搭没一搭地找些话说。即便真的没话说了,也要干坐着,就这样,一直待到很晚才走。

  ⒂你爷爷后来说,如果没有杨有贵这个人,如果没有他每晚来陪着坐一阵子,也许,咱们家就没有今天。所以,你爷爷临去世前,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伸出手来可以扶人,拿出钱来可以帮人,人在遭难的时候,就是陪着说说话,也是能救人的。

   ⒃爸爸深深地记住了爷爷说的这句话。那几年,蔡婆不容易,爸爸想着帮帮她。于是,每天晚上去敲敲她的门,就是想让她知道,有人在惦记着她,好让她那颗凄冷而孤独的心得到温暖,看到希望。

   ⒄是啊,那些夜晚的敲门声,对蔡婆来说,不仅是温暖的,而且那也是响在她苦痛心灵里的天籁之音啊!我不失时机地说。父亲笑笑,说,不管怎样,她从困境中走出来了。其实,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人,不愁吃,不愁穿,却在自我的心底里痛苦着,挣扎着。他们所缺少的,也许只是陪他们坐一坐、唠唠嗑、说说话的人。哪怕,在他们最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笃笃的敲门声,也是好的。

   ⒅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美妙的天籁。

(选自《做人与处世》)

1.父亲喜欢蔡婆的鱼,我对这件事的看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4分)

2.文章第1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3分)

3.文章第⑨段与第14段的画线句子,它们的表达效果相同吗?为什么?(3分)

4.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苦痛者的天籁"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12分)

打造心灵的韧度

(1)有则故事耐人寻味。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2)(A)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B)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C)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D)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E)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3)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

(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

(5)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2.请分析文章开头引述故事的作用。(2分)

3.文章第②段有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写出该句的序号并说说它的好处。(3分)

4.请针对文中罗曼·罗兰的观点,列举一个名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3分)

5.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你读完本文后所获得的启示,30字左右。(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8分)

三门县湫水山大峡谷所产的“珍眉”“秀眉”茶叶为茶中精品。2011年在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农业博览会上捧得银奖。为了弘扬茶文化,椒江第二中学九(1)班开展以“茶文化,我参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话说茶中功用。(2分)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是我们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请你用一句话说明茶的一种功用。

2.品味茶中哲理。(3分)

家铭向同学们讲了一个茶故事:一位失意的年轻人请得道高僧释圆指点迷津。释圆拿出两个装着同样茶叶的杯子,用温水冲了其中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细细品了一下,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释圆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下翻滚沉浮。一会儿,一丝淡淡的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年轻人闻着沁人的茶香,端起杯,细细品味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并向释圆深鞠一躬,感激地说:“我懂了。”若干年后,年轻人功成名就。

请问:年轻人从高僧泡出两杯不同的茶中,悟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解读茶对联。(3分)

茶联是中华茶文化的一部分。有些茶联意味深长,值得一读,如“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思品小盏茶”。看《水浒》为什么想喝大碗酒?读《红楼梦》为什么思品小盏茶?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

 

查看答案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填写相应的古诗文。(9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诗人眷恋疆场,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                     

2.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杜甫《春夜喜雨》中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三年的时光即将逝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在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离别之情的句子,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              ,                

5.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些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写出一句即可,下同)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这两句话与某古典名著里的故事情节有关,这部名著是《          》它称赞的是         ,所报答的“主”指          ,“义释”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