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把下面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里,请注意布局。(4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把下面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里,请注意布局。(4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略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内容正确,布局合理(作者姓名只要大致写在诗句右下方位置即可), 字形端正,字迹清楚,无错别字,得4分。每错一字或一处标点,扣1分,扣完为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第一次,也有着无数的又一次。又一次,也许就告别了幼稚;又一次,也许就有新的发现和体验;又一次,也许就……

请以“又一次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小题。(3分)

邯郸至夜①思亲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 ] ①至夜:即冬至,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1.诗中哪一句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孤单与寂寞?(1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 完成小题。(9分)

有钱村牛

春秋间,麟①出鲁西郊,野人不知为瑞,乃击杀之。孔子往观,掩袂而泣。门人恐其过伤,乃以铜钱粘一牛,告夫子曰:“麟尚在,可无伤也。”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明 墨憨斋主人《广笑府》卷七)

[注释] ①麟: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身披龙鳞。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 ( 中间,表示时间,可解释为时期)

B.乃击杀(它,指麒麟)

C.掩袂而(眼泪)

D.门人其过伤(担心)

2.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3分)

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3.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A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B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被当地部落人及汉人所佩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获)。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曰:“公天助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

《七擒孟获》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6分)

(1)夜忧叹 (     )  (2)深入不(      ) (3)至于斟酌益(    )

(4)向者不知虚实(      ) (5)纵使战(      ) (6)获止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3.A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断诸葛亮写《出师表》与七擒孟获哪件发生得更早些?(2分)

4.结合A、B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查看答案

苦痛者的天籁(17分)

  ⑴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一进院门,她就喊我:快来,取盆,拿鱼。我有点讨厌父亲,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父亲偏偏喜欢蔡婆的鱼呢?

  ⑵有一次,我问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我的鱼,天天晚上敲我的门。

  ⑶父亲真没出息。

  ④父亲在镇上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但父亲很少上白班。父亲说,他胆大,不怕走夜路。我不相信父亲的话。其实,父亲是想多挣些钱。上夜班,一个月多挣100多块钱呢。

  ⑸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的要走半天。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⑹父亲说,蔡婆不容易。蔡婆的丈夫是个跑买卖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闹着要和蔡婆离婚,蔡婆死活不同意。结果她的丈夫就跑了,临走的时候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只剩下蔡婆以及三个孩子。

   ⑺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凭着年轻时养过几年鱼,便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

  ⑻笃--,笃笃--,舅奶,睡了没有?蔡婆是父亲的舅奶,父亲一直这么喊她。

  ⑼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还没睡。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听到屋里的蔡婆在睡梦中含混地应了,父亲才走。

  ⑽我问父亲,为什么去敲蔡婆的门,是想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父亲依旧每晚去敲蔡婆的门,蔡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

  ⑾后来,我大学毕业了,父亲退了休,蔡婆也不养鱼了。生活不错的儿女们,把她接到了城里,让她安享清福。有一次,我和父亲谈起了蔡婆,谈起了那些年的事。

  ⑿父亲突然叹了口气,说,其实啊,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⒀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时候,难产死的。你爷爷受不了这个打击,想不开,几次想寻短见,随你奶奶而去。村里有个叫杨有贵的人,和你爷爷岁数差不多,就经常来劝他,说,你还有几个孩子呢,就是为了孩子们,你也得活下去。

  ⒁但你爷爷还是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那一段日子,每天晚上,杨有贵都要来咱家坐坐,或者与你爷爷拉家常,或者聊东说西,有一搭没一搭地找些话说。即便真的没话说了,也要干坐着,就这样,一直待到很晚才走。

  ⒂你爷爷后来说,如果没有杨有贵这个人,如果没有他每晚来陪着坐一阵子,也许,咱们家就没有今天。所以,你爷爷临去世前,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伸出手来可以扶人,拿出钱来可以帮人,人在遭难的时候,就是陪着说说话,也是能救人的。

   ⒃爸爸深深地记住了爷爷说的这句话。那几年,蔡婆不容易,爸爸想着帮帮她。于是,每天晚上去敲敲她的门,就是想让她知道,有人在惦记着她,好让她那颗凄冷而孤独的心得到温暖,看到希望。

   ⒄是啊,那些夜晚的敲门声,对蔡婆来说,不仅是温暖的,而且那也是响在她苦痛心灵里的天籁之音啊!我不失时机地说。父亲笑笑,说,不管怎样,她从困境中走出来了。其实,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人,不愁吃,不愁穿,却在自我的心底里痛苦着,挣扎着。他们所缺少的,也许只是陪他们坐一坐、唠唠嗑、说说话的人。哪怕,在他们最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笃笃的敲门声,也是好的。

   ⒅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美妙的天籁。

(选自《做人与处世》)

1.父亲喜欢蔡婆的鱼,我对这件事的看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4分)

2.文章第1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3分)

3.文章第⑨段与第14段的画线句子,它们的表达效果相同吗?为什么?(3分)

4.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苦痛者的天籁"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