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2-16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宋濂尝与客饮 (4)濂具以实对
2.下面划线的“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
A.无从致书以观 |
B.计日以还 |
|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D.俯身倾耳以请 |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诚然,卿不朕欺。
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4分)
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2分)
诗歌欣赏(5 分)
论诗 赵翼
之一 之二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 “之二” 中诗人否定了李杜的文学成就吗?你能结合“之一”中的诗句说明“之二”中“不新鲜”的含义吗?(3分)
2.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提出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2分)
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茅晓鸣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茅晓鸣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他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2分)
同学说:
。(2分)
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终皈佛门的是 ,而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愚忠而亡的是 。(2分)
2.《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同样义薄云天,请你举出两位能体现这种“义气”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应事迹。(4分)
人物: 事迹:
人物: 事迹: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分)
1. ,寻常百姓家。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中体现“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美学道理的一句诗是: , 。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能体现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一句诗是: , 。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感动,能让人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感动,会使人的心灵变得美善。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别人,是一种kuì赠;被别人感动,哪怕是紧闭的心扉抑或是麻木的灵魂,也会得到开启和滋润。如果说麻木的心是一块贫jí的土地,那么,感动就是浇灌它的一hóng甘泉。啜饮了感动的甘泉,能使你走出人生的迷wǎng,令你倍添重新开创新生活的信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