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北极巨变 ①在最近30年中,北极圈内的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北极巨变

①在最近30年中,北极圈内的湖泊数量已经明显减少。科学家认为,湖泊数量的减少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科学家在分析了西伯利亚地区1973年以来的卫星观测数据后发现,在这30年中,北极圈内较大湖泊的数量从10800个减少到9712个,有125个湖泊完全消失,剩下的湖泊面积也明显减小。科学家分析,造成这些湖泊消失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冻土带消退——冻土带吸收热量后产生热融效应,使湖泊周围的土层崩塌,从而加快湖泊中淡水的流失。

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的温度上升了0.6℃,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主要归咎于人类的活动——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继续以现在的

速度在大气中积聚,那么北冰洋上的浮冰将不断减少。25年后,辽阔的北冰洋在整个夏天将再也看不到浮冰。

④北极的浮冰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太阳能量反射回太空中,大多数的阳光都不会被海洋吸收。如果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意味着这面“大镜子”将大大缩小。没有了明亮的浮冰反射掉许多阳光,深色的海洋将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海洋会变得更暖,进一步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然后海洋吸收的热量更多……如此恶性循环。

⑤如果北极地区海冰完全消失,船只就能够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沿着加拿大和俄罗斯海岸线开辟一条新的海上贸易航道,这比商船目前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巴拿马运河要快1/3的时间。当然,这一横越北极的航道的安全开通大概还需要几十年时间。虽然从短期来看,海面浮冰的减少意味着商业性捕鱼、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各种矿业可以更加畅通无阻地利用未被开采的北极天然资源,但是,开发北极的经济利益却是以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多个世纪以来保护着北极地区免受人类活动污染的海冰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全消融。

1.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北极巨变”的。(4分)

                                                                               

                                                                                  

2.文章第④段划线的“大多数”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3.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指出其作用。(3分)

                                                                               

 

1.湖泊数量逐渐减少,(2分)未来的北极夏季无海冰。(2分) 2.不能去掉,因为大多数表示范围超过半数,(1分)表明被浮冰反射到太空、不会被海洋吸收的太阳有超过半数很多的数量,只有很少被海洋吸收。(1分)如果去掉,表示所有的阳光都不会被海洋吸收,不符合实际情况。(1分) 3.列数字(1分)准确具体地(1分)说明了北极圈湖泊数量减少的事实。(1分) 【解析】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北极巨变”特征即可。 2.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3.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共14分)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②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③,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④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⑥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⑦;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⑧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舍人:门客。②错:通“措”,放弃。③历险乘危:经过险阻攀登危岩④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⑤铫鎒(yáo nòu):农具。⑥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⑦不肖:没有才能。⑧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文言实词的意思。(4分)

其三尺之剑(      )              ②与农夫垅亩之中(     )

③一军不能 (      )              ④则之不肖     (     )

2.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

A.不鱼鳖为佣耕

B.骐骥不如狐狸入无法家拂士

C.教人不能乡为身死不受

D.弗逐不知有汉

3.用“/”标出下边句子的两处朗读节奏。(2分)

孟 尝 君 有 舍 人 而 弗 悦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5.鲁连是怎样说服孟尝君的?从孟尝君接受了鲁连的劝说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杜甫的《新秋》,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这首诗题为《新秋》,首联是如何表现秋天“新”的特点的?(2分)

                                                                     

2.“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中的“几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请简要分析。(2分)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专题及综合性学习。(8分)

1.①“松里云深夏亦寒”这句诗中蕴含怎样的物候规律?请加以说明。(3分)

                                                                                

②请再写出反映上题中物候现象的诗句(连续的两句)。(2分)

                                                                             

2.近年来,北极熊食幼熊的案例多次被人发现。科学家称,北极熊利用海冰接近海豹,猎食后积聚过冬所需的脂肪。但现在,哈德逊湾的海冰形成比以往要晚数周,饥饿的北极熊等不及,只好先吃幼熊。节能减排,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为“节能减排”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3分)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B.“我的小祖宗,你到底去不去啊?”我说,“妈,再等我5分钟,我肯定去!”

C.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一部美国大片“复仇者联盟”,感觉真是太爽了。

D.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呻(yín) 胆(qiè) 玛(nǎo)辱(wū)

B.秀(qí)  伫(zhù)热(chén) 误(yí)

C.进(pián) 解(pō)  容(nà)胸(jìn)

D.积(zhǎn) 桑(zǐ)渊(sǒu)宁(w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