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3分)
2.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
|
||||||
|
|
||||||
3.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4.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5.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
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1.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求之不得, 。 (《诗经》)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7.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可用诗人李白的《行路难》中“ ,
”的诗句勉励自己。
8.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请写出一个表现奉献精神的古诗名句: , 。
9.《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 在雨中哀怨, 。(戴望舒<<雨巷>>)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5.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6.岁寒, 。(《论语·子罕》)
仿照示例,从高中语文必修1你学过的课文中随意选择一位人物(可以是作者,例如徐志摩、巴金、司马迁、鲁迅等,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例如大堰河、荆轲、孔子等),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一致,字数可以不完全相同。(4分)
示例:向您致敬,海明威。您的《老人与海》养育了我。从此,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颓靡,乐观的心态总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把下面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从内心里向你表示由衷的祝贺,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
|
B.不仅作品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
C.能否尽快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 |
|
D.由于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