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写作(40分) 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写作(40分)

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略 【解析】“生活,因         而精彩”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学生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补题,补题要求,选择一个较为新颖的写作角度,体现更为深刻的思想价值;选择较为熟悉真实的写作材料,力求写出真情实感;学会精巧的写作构思,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波澜,以期获得理想的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理解。

(1)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2)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3)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4)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5)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6)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7)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8)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9)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10)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11)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2分)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3分)

3.第⑧段中划线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4.品读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5.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

1.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2.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查看答案

作文:(50 分)

题目:常常,我想起那          

说明: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想起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景。在回味中品味真情,领悟生活。请撷取一个成长的片段,紧扣题意,写写你心中的记忆吧。

要求:

1、根据题目的语境补全标题。

2、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3、字数不少于650 字。

4、书写工整,标点使用规范。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 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向他大声招呼,做手势叫他过来。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向前走几步停停,又走几步

又停停。这时,我看到他站在那里,混身发抖。他以为自己成了我的俘虏,也将像他的两个敌人那样被杀死。我又向他招招手,叫他靠近我,并做出种种手势叫他不要害怕。他这才慢慢向前走,每走一二十步便跪一下,好像是感谢我救了他的命。我向他微笑,作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并一再用手招呼他,叫他再靠近一点。最后,他走到我跟前,再次跪下,吻着地面,又把头贴在地上,把我的一只脚放到他的头上,好像在宣誓愿终身做我的奴隶。我把他扶起来,对他十分和气,并千方百计叫他不要害怕。

1.以上语段出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文段中的“他”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1 分)

2.笛福成功刻画了“硬汉子”鲁滨孙的形象。你认为鲁滨孙的“硬”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结合原著的一个片段(除上面选段以外)具体说明这个特点。(3 分)

“硬”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与名著导读 (共8 分)

天高云淡,硕果飘香……在充满生机的初秋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学校将围绕“书香校园”活动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请你为该问卷设计一个问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学的一个月之后,班上将开展一次阅读文学名著的竞赛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段开场白。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