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枕边的夜莺》,回答文后题目。(共18分)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

阅读《枕边的夜莺》,回答文后题目。(共18分)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1.本文以“枕边的夜莺”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请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3.请品味文中第⑧段划线词的含义。(3分)

                                                                             

4.有人认为如果删去第⑨段,文章更加顺畅。你同意吗?请谈谈看法和理由(3分)

                                                                               

5.作者在文中谈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和认识,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60——80字)(6分)

 

1.新颖生动吸引读者;比喻的修辞,将枕边的古诗词书比喻成夜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古诗词给予自己的精神享受,表达了自己陶醉于读书的精神生活中,由衷地赞美古诗词作者的高尚人格。 2.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古诗词永远是我的痴爱,是我美好的精神家园。 3.指的是诗人们超越了个人的不幸,升华为对黑暗决不妥协的高洁灵魂,悲天悯 人、心系天下的高尚人格。 4.①不可以删去。本段让全文意境开阔,升华文章主旨。告诉人们在喧嚣的现实 中要保持清醒,辨伪存真,去读经得起时间推敲的经典。 ②可以删去。使上下文衔接紧密,突出表达了古诗词丰盈了我的精神世界,使结构更 加严谨 5.示例:我与作者的“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这一阅读体验有共鸣。当我因为被人误解或者考试失利而挫折苦闷时候,读一读苏轼的《定风波》,就会在他的那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中感受到,心胸的豁达让烦恼淡去,让内心安宁。 【解析】 1.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这里有吸引读者,表达高尚人格。 2.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再答出表达效果。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4.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5.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共16分)

①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②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③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④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颠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⑤进入明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是侧重几何学的。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

1.根据文意,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说明的中心:中国古代天文学

时代

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远古时期

萌芽

物候授时、观象授时

夏商时期至

春秋战国

应运而生

掌握回归年长度,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有历法。

西汉到五代

          a    

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宋代、元代

          b    

              c             

明清时代

 

              d             

2.文中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相应例句。(4分)

说明方法           例句                                                   

说明方法           例句                                                   

3.第②段“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一句中加点的“据史料记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语文课上,师生们就文章第⑤段“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这句话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在请你参与交流发言。请结合文意,说说如今的中国天文学该如何发展?(5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8分)

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当面前没有路的时候,鲁迅先生用他睿智的头脑告诉那些在漫漫苦路中上下求索的人们: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故乡》

7.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6分)

几度花开又花落,几度叶绿又叶黄,还没来得及数一数身后那串深深浅浅A歪歪扭扭的脚印,我们已经走进初三岁月的尾端。我们似乎qīngtīng到六月的战鼓在集结召唤!不必叹息,不再yóuyù,守望住心中的梦想,勇敢地实现生命。是的,我们走过生命的原野时,要像狮子一样,(1)     ,一步留下一个脚印;我们飞过生命的蓝天时,要像雄鹰一样, (2)       ,绝不屈服于电闪雷鸣;我们渡过生命的河流时,要像六牙香象, (3)      ,截河而流,主宰自己生命的河流与方向;我们行经生命的丛林小径时,要像灰鹿之王,(4)      ,雄壮而悲悯,使跟随我们的鹿群都能平安温饱。因为我们知道: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是           

3.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2分)

A.步步雄健  B.中流砥柱   C.威严柔和   D.勇猛搏击

4.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生命因阳光心态而精彩》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行走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没有阳光心态,他只能给自己留下阴影,没有人会发现他是否具有葵花一样的魅力。”

请根据你对“魅力”的理解,以“我发现了他(她)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9分)

生命因阳光心态而精彩

马国福

①晨曦中的花蕾,每一片花瓣里都包着一粒粒火种,阳光的纤纤手指点燃了它,大地上就多了一缕芬芳和妩媚。

②流转跳跃在草叶上的一滴露水,每一个表情里都浓缩着对阳光的渴盼和热情,尽管它所投射出的晶莹仅仅是一瞬间或者一个晨曦那么短暂,但是,因为有了阳光的进入融合,它就映照出了生命的韶华和美好。

③你看,院子里那些矮小的向日葵,春日里扎根贫瘠的泥土,没有足够的雨水,足够的养料,足够的呵护,它把信仰的头颅面朝太阳,接受阳光的教导和推敲,在秋天,它以青铜的秉性给大地捧出最甜美的馈赠。我们行走在院落里,葵花的味道唇齿留香,那应该是向日葵所散发的脉脉芳魂吧。

④一个人行走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没有阳光心态,他只能给自己留下阴影,没有人会发现他是否具有葵花一样的魅力。

⑤如果晨曦中的花蕾没有阳光的点燃;如果草叶上的露水没有阳光的照射;如果矮小的葵花没有阳光的引导;如果一个人没有阳光的心态;世界将是多么的单调黯然?生命将是怎样的苍白颓废?人生将是怎样的沉闷无序?

⑥我们的心灵需要保持阳光心态。那是黎明前划破黑暗的一缕希望曙光。那是挺拔在人生低谷之上的一棵遒劲青松。那是一面最先抵达理想彼岸的风帆和旗帜。

⑦一个成熟的心灵最可靠的标志是保持阳光心态。这样的心灵被纯粹的美、圣洁的事物打动,连心灵里那些皱褶的部位,藏着细小阴影的部位,都会被苍穹下慷慨淡定纯正的红日完全照亮。

⑧你看,保持阳光心态的人,尽管生活给予了他黄莲,但是他却能在阳光与露水相遇时,以乐观豁达把黄莲、阳光、露水勾兑出人世间最可口的绿色饮料。

⑨二战时期在纳粹集中营里有一个叫玛莎的犹太族小女孩写过一首诗:这些天我一定要节省,我没有钱可节省,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我一定要节省我的神经我的思想我的心灵我精神的火。我一定要节省流下的泪水,我需要它们很长时间。我一定要节省忍耐,在这些风雪肆虐的日子,情感的温暖和一颗善良的心,这些东西我都缺少。这些我一定要节省。这一切上帝的礼物,我希望保存,我将多么悲伤,倘若我很快就失去了它们。

⑩在食不裹腹朝不保夕的环境和条件下,玛莎仍然热爱着生命。她不怨天尤人,她只是一点一点地聚敛心里的光,生命中有限的时间少了,但她心中的光却多了。她不畏惧厄运,她只是用自己稚嫩的文字给自己弱小的灵魂取暖;她不悲观失望,她只是节省着自己的泪水和精神的火,用这些微弱的火烘烤自己所处的阴暗的角落。这是天使的语言。乐观、豁达、坚强。字里行间充满希望,每一个音符都富含金子的硬度,每一个笔划都贯穿信念的力量。

⑾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这样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使你处在寒冷的冬天,只要你练就阳光心态,你就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即使你被逆境所困,只要你保持阳光心态,头顶的乌云总会被它所射穿;即使你被挫折和失败一次次打翻,只要你坚守阳光心态,你同样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把苦涩的微笑留给昨日,用不屈的毅力和信念赢得未来。

⑿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撕碎,但不可以被打倒”,因为只要你保持阳光心态,任何外来的不利因素都颠扑不灭你对人生的追求和未来的向往。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用颓废、退缩、消极的剪刀剿灭了心中那片有如火山般沉寂的光。水声亦作琴声听。保持阳光心态,我们可以让生活化弊为利,让苦变甜,让恨生爱,让单调变得丰富,让消极变得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期待,是一种心境的胜利和收获。

⒀保持阳光心态,那是信念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⒁生命,因此,而精彩!

选自2012年第1期《三角洲》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请具体分析文章前三段写花蕾、露水、向日葵的作用是什么?(4分)

                                                                            

                                                                            

3.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内容的理解。(4分)

                                                                            

                                                                            

4.⑨、⑩两段分别以怎样的表达方式什么为主?试分析这两种表达方式在两段文字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什么不同。(4分)

                                                                            

                                                                            

5.文章的⑾、⑿两段都运用了引用论证,你觉得是否重复,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