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磅礴(bó) 根深蒂(...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磅礴(bó) 根深蒂(dì)固

B.懵(méng)懂中流抵(dǐ)柱

C.恣睢(suī)跌宕(dàng)起伏

D.阔绰(chuò) 惟妙惟肖(xiào)

 

B 【解析】B中应是“懵懂(měng)”“中流砥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60分)

将题目“      的滋味”补充完整(例如:菜肴、淋雨、成长、做广播操……)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枕边的夜莺》,回答文后题目。(共18分)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1.本文以“枕边的夜莺”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请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3.请品味文中第⑧段划线词的含义。(3分)

                                                                             

4.有人认为如果删去第⑨段,文章更加顺畅。你同意吗?请谈谈看法和理由(3分)

                                                                               

5.作者在文中谈了自己的读书体验和认识,其中哪一点引起了你的共鸣?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感悟。(60——80字)(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共16分)

①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②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③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④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颠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⑤进入明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是侧重几何学的。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

1.根据文意,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说明的中心:中国古代天文学

时代

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远古时期

萌芽

物候授时、观象授时

夏商时期至

春秋战国

应运而生

掌握回归年长度,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有历法。

西汉到五代

          a    

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宋代、元代

          b    

              c             

明清时代

 

              d             

2.文中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相应例句。(4分)

说明方法           例句                                                   

说明方法           例句                                                   

3.第②段“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一句中加点的“据史料记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语文课上,师生们就文章第⑤段“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这句话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在请你参与交流发言。请结合文意,说说如今的中国天文学该如何发展?(5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8分)

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当面前没有路的时候,鲁迅先生用他睿智的头脑告诉那些在漫漫苦路中上下求索的人们: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故乡》

7.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6分)

几度花开又花落,几度叶绿又叶黄,还没来得及数一数身后那串深深浅浅A歪歪扭扭的脚印,我们已经走进初三岁月的尾端。我们似乎qīngtīng到六月的战鼓在集结召唤!不必叹息,不再yóuyù,守望住心中的梦想,勇敢地实现生命。是的,我们走过生命的原野时,要像狮子一样,(1)     ,一步留下一个脚印;我们飞过生命的蓝天时,要像雄鹰一样, (2)       ,绝不屈服于电闪雷鸣;我们渡过生命的河流时,要像六牙香象, (3)      ,截河而流,主宰自己生命的河流与方向;我们行经生命的丛林小径时,要像灰鹿之王,(4)      ,雄壮而悲悯,使跟随我们的鹿群都能平安温饱。因为我们知道: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是           

3.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2分)

A.步步雄健  B.中流砥柱   C.威严柔和   D.勇猛搏击

4.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