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下列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某一场景的...

从下列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某一场景的话。(80字以内)(4分)

进退维谷   眼花缭乱   毛骨悚然   无垠   凛冽   阴霾

 

走进光影错落的山谷,我感到有如走进迷宫一般眼花缭乱。绕来绕去,我找不到出口,不知名的山谷把我带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解析】本题是一道语言表达题。每个词语1分,共2分;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通过并审议”改为“审议并通过”)

C.北京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举办”前加上“宣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控诉”改为“揭露”)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ɡ(       )。

2.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ɡ xínɡ jiàn chù (          )。

3.他戴着小黑布帽,pán shān(       )地走到铁道边。

4.夏正当chūn huá qiū shí(         )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查看答案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不以物喜,                   ;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快速进步,一些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真是“                             ”。(请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诗作答)

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①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②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③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④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⑤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⑥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②厓(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③扞(hàn):保卫。④捄(jiù):通“救”。⑤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⑥兵马司: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使为书张世杰     招            

(2)索之             固          

2.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天 祥 至 潮 阳 见 弘 范 左 右 命 之 拜 不 拜

3.弘范对文天祥是什么态度?请结合文中两个具体的句子说明。(4分)

4.阅读文段内容,简要概述说说文天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折”“性格”“友情”……)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