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18分)
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2.造化钟神秀, 。(《望岳》)
3.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5.问今是何世, , 。(《桃花源记》)
6.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写作(60分)
题目:我们奔跑着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27分)
爸爸奖
(1)书房的架子高处,放着一只纸箱。每当我俯案写作,就能看到它,箱子里是些私人收藏,是些在一次次筛选丢弃中幸存下来的东西。里面任何一件东西也值不了两毛钱。不过,一旦房子失火,我逃命时准带上它。
(2)纸箱中有件纪念品。那是个小小的纸袋,一只午餐袋,袋口用钉书钉和回形针封着,从一个边缘不齐的豁口可以看见里面的内容。
(3)这个特别的午餐袋,我已保存了14年。实际上它属于我女儿莫莉。莫莉上小学后,每天早上热情十足地给我们大家分装午餐,用的就是这种午餐袋。每只袋中装着一份三明治,几个苹果和买牛奶的钱。有时还有一张纸条或是一张优惠券。
(4)一天早上,莫莉递给我两个纸袋,一个装着午餐,另一个却用钉书针和纸夹子封着口,不知内装何物。“怎么两只袋子?”我问。
(5)“另外那个是别的东西。”
(6)“什么?”
(7)“零零碎碎的玩意儿。只管带上好啦。”我把两个纸袋强塞进公文包,匆匆吻了吻莫莉,就上班去了。
(8)中午急忙吞着午饭,我撕开了莫莉给的另一只纸袋,抖擞着倒出了里面的东西。只见两条发带、3颗小石子、1只塑料恐龙、1枚铅笔头、1个小贝壳、两块动物饼干、1只玻璃球、1支废口红、一个小娃娃、两颗赫尔希牌小糖果,还有13枚硬币。
(9) 我不由微笑:都是些什么宝贝哟!我急着腾清桌面以忙下午的紧急公务,便将莫莉的小玩意儿和我吃剩的午饭一齐撮进了废纸篓。
(10) 晚上我正读着报,莫莉跑到身边问:“我的袋子呢?”
(11)“我忘在办公室了,怎么啦?”
(12)“我忘记把这张纸条放进去了,”她递给我一张纸条□“另外,我想把纸袋要回来。”
(13)“为什么?”
(14)“袋袋里都是我最喜欢的东西,爸爸,真的。我原先以为您也许高兴玩它们呢。现在我自己又想玩了,您没把它弄丢吧,爸爸?”莫莉的眼里闪着泪花。
(15)“噢,没丢,”我忙哄她,“我只是忘记带回来了。”
(16)“明天带回来,好吗?”
(17)“一定。别担心。”她松了一口气,双手搂住我的脖颈。我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我爱你,爸爸!我久久凝视着女儿的小脸……
(18)反正无事可做,尽管办公室离家挺远,我还是赶了回去,在守门人清扫之前拎起了废纸篓。我把里面的杂物一股脑儿倒在桌面上。我一件件向外挑拣那些宝贝,我把恐龙身上沾的芥末洗掉,又往那些宝贝上大喷了一通清凉剂,压掉那股洋葱味儿。我摊平那个棕色纸团,勉强使它像个纸袋,把那些玩意儿装进去,然后,像揣着一只受伤的小猫,小心翼翼将它带回了家。
(19)次日晚上,我把纸袋还给莫莉,没做任何解释。纸袋已经很不像样子,不过里面的东西一件不少,这才是最要紧的。晚饭后,我请她讲讲那些宝贝,她便一个个掏出来,一排溜摆在饭桌上。她讲了很长时间,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故事。有些东西是仙女送的,赫尔希牌小糖果是我给的,她一直保存着,想吃时就拿出来享用。我一边听,一边明智地不时插上一句“噢,我懂了”之类的话。
(20)令我吃惊的是,几天之后莫莉又把袋子还给了我,仍旧是那些内容。我感到自己得到了谅解,重又获得了信任,她依旧爱我。我这个爸爸当得更加惬意。一连好几个月,那个纸袋不时交给我。可我到底没弄明白,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为什么有时得到它,有时却又得不到它。我开始把它看成爸爸奖;于是每晚竭力要做个好爸爸,以便第二天早晨能够得奖。
(21)莫莉慢慢长大,兴趣也随之转移,有了新的喜爱。我呢,仍旧只有那个纸袋。有一天早上,她把纸袋给我后,再没有要回去,我一直把它保存至今。
(22)我想,在这甜蜜的生活中,自己肯定有时忽略了亲人给予的亲情爱意。一个朋友把这种情景叫做“站在河中,死于干渴”。
(23)喏,那只破旧的纸袋就在纸箱里。很久以前,一个小女孩把它给了我,她说:“这是我最好的东西,拿去吧——给你了。”
(24)我第一次得到它时,丢掉了它。不过,现在它属于我了。
(作者:【美】罗伯特·福尔格姆,有删改)
1.(1)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标点。(1分)
“我忘记把这张纸条放进去了,”她递给我一张纸条□“另外,我想把纸袋要回来。”
(2)第(18)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本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行文内容,请简要概括本文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段详细罗列袋中所装东西,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最后一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下列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表现了我和莫莉的父女深情。
B.本文告诉我们要珍视身边的亲情。
C.本文表现了我对女儿浓浓的关爱。
D.本文告诉我们要尊重孩子纯洁的感情。
6.阅读第(17)段划线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在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我”的心理活动。(80字左右)(8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21分)
珊瑚岛
①在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有着五色缤纷、绚烂多彩的岛屿——珊瑚岛。
②我国南海中的岛屿大多是珊瑚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当你知道如此众多的岛屿竟是一种微小的珊瑚虫在风浪袭击下造成的,不能不感到惊奇。
③在北京故宫中可以看到一些作为珍品陈列的珊瑚树,这是珊瑚虫用自己分泌出来的石灰质建造的“公寓”。珊瑚树上有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都曾经住过一只珊瑚虫,它们总是群居在一起,造成的“公寓”多为灌木状,但是也有其他形状的。每当生出一只新的珊瑚虫,它们就会造出一个新的房间,于是随着珊瑚虫的繁衍,珊瑚树也就像树木一样长高、分枝。不过高度不会超出水面,因为珊瑚虫只能在水中生存,到接近水面时树枝就不再向上长而是像蘑菇一样四面铺开。万丈高楼平地起,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上的,因而珊瑚虫也不能随便移动,只好从自己的房间里伸出几根触须来等待自投罗网的食物。这种“守株待兔”的猎食方法,你也许觉得太笨,担心它会挨饿吧。但是不必过虑,因为它们是“有饭大家吃”。在一个“公寓”中,所有的珊瑚虫都被一根管子连接起来,任何一只珊瑚虫捕获了食物消化后,马上通过这根管子与大家同享食物的养料。一只珊瑚虫捕获食物的机会少,成千上万只珊瑚虫的合作保证了大家都有足够的食物,得以生存繁殖下去。
④珊瑚虫虽然是定居的,但是在发育到一定程度后便停止生殖新的珊瑚虫,而变为产卵。卵被海水带到别的地方发育生长,建造起新的“公寓”,使海中形成了密密的珊瑚“森林”。“森林”的空隙中成为其他许多海生动物栖息之所。
⑤随着岁月的消逝,珊瑚虫不断死去,但“公寓”仍在。那些“森林”中的“居民”也在不断死亡,留下了它们的石灰质硬壳去填充密林中的空隙。不断新生的珊瑚虫分泌出石灰质把这些东西胶结起来,逐渐形成结实的礁石、岛屿。珊瑚礁形成的速度并不慢。在我国的西沙群岛上,曾观测到每年增长三毫米的记录。
⑥风浪极力破坏珊瑚虫的工作,它把许多珊瑚打碎。但这并未能阻止造礁工作的进行,顽强生长的珊瑚虫不断地补偿了海浪造成的破坏,而那些碎了的珊瑚也正好用来填充“森林”中的空隙,起了加固的作用。
⑦不过珊瑚虫也有它的“娇气”,它怕冷、怕黑暗、怕浑浊的海水,因此一般只能在温度不低于20℃、深度不超过80米的清澈海水中生存。海水中的盐分还不能过多或过少,含盐量2.7%左右最适合它生长;同时,它还要求有一个石质的海底作为它们的“公寓”的基础。因此珊瑚礁多在大陆的海滨和大洋中岛屿的周围建造起来,而且主要分布在北纬30°和南纬30°之间。在大洋中,当珊瑚作为靠山的岛屿因地壳发生运动而逐渐沉没后,珊瑚礁却因珊瑚虫的不断生长而继续向上发育,造成了环形的珊瑚岛。岛的中央是海水,周围是珊瑚礁构成的堤坝,其间有些缺口,大洋中的许多珊瑚岛都是这种形态。如果海底上升,则成为实心的珊瑚岛了。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这种类型,那里的珊瑚岛已高出水平面十二米多。
1.第③段中“守株待兔”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⑤段中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请在下列方框内填上合适的词语来表示珊瑚岛的形成过程。(9分)
4.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珊瑚虫的“公寓”是固定在海底的沙地上的。
B.珊瑚虫对它生存的海水的温度、深度及含盐量都有要求。
C.珊瑚岛有环形和实心两种形态,西沙群岛属于实心珊瑚岛。
D.珊瑚礁大多出现在大陆的海滨和大洋中岛屿的四周。
5.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一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2分)
三人越谷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选自苏洵《谏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 (2)顾见猛虎( )
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勇敢的人认为胆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超过它的。
B.那个勇敢的人感到羞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够越过去。
C.那个勇敢的人感到羞耻胆怯,一定会跳并且超过它的。
D.那个勇敢的人认为胆怯可耻,一定会跳并且能够越过去。
3.那个怯之人,其“越之如康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作者用三人越谷的故事阐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8分)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上文《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2分)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核舟船头部分的三个游览者。
B.本段文字对表现雕品的主题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介绍也最为详细。
C.本段文字写了三人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又显现了他们的神态、风度。
D.本段文字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加以介绍,充分表现了雕刻者精巧的技艺。